合作关系管理:面临本土冲突 百事如何调和?

   2023-06-15 互联网3200


  面临“本土冲突”:百事如何调和新形势带来的“苦味”

  加入WTO后,多数的跨国企业与在中国的“战略联盟”会进入“碰撞期”

  从最初的探索、合作到目前,不时传来与中国的合作方产生纠纷甚至对簿公堂的消息,让人明显感到时间变了、环境变了,百事和很多在华的跨国公司本地化征途正在进入“碰撞期”。虽然百事方面对此并不愿意发表过多评论,但是此类现象依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特许经营模式本地化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可行的战略联盟关系,是百事进入中国市场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孙树杰认为。

  而另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百事刚进入中国时的市场环境与其他市场环境差别太大,百事不得不做出很大的让步,打破国际常规,培育百事的上下游企业,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与2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略联盟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追求利益平衡。现在,一方面百事已经拿到了中国的市场,而且对外资的开放条件已经很宽松,对于市场的追求目的已经达到,必然会要求更多的利益,这也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发展,一些地方企业自己也发展壮大了起来,对百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少,对利益的要求却越来越多,对商业规则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并不像最初那样尊重商业规则。双方的力量和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冲突,因此双方必然都会希望对战略联盟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利益从新安排、分配。

  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吴斌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与他们在华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多,这些矛盾即使通过法律的手段也很难理清楚,更好的方式是重新追求利益平衡,因为在商业利润方面,一切都是可以谈判的。

  吴斌认为,本地化争端的核心是利润问题,不应该带有任何的民族色彩去看待,否则于事无补,反而会激化矛盾,而更应该在商言商地去追求利益平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