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企业的“非客户”

   2023-06-15 互联网3030


  每个客户群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每个客户群都有自己的“认知价值”。

  今年7月15日的《北京青年报》有一篇题为《年轻人透支消费奢侈品》的文章。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奢侈品就是几十毫升就要上千元的护肤品,几千元一双的LV高跟鞋,或是看起来普通但卖价近万元的手包。文章透露: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品牌近两三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它们在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10%左右的增长率。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现象呢?难道中国的年轻人就那么有钱吗?其实,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在这里起作用。

  这篇文章引用在外企工作的周小姐说:“在我们公司,用CD的香水、LANCEL的包并不新鲜,穿几千块一件的衣服也很常见。如果你穿得普通,自己反会感觉怪怪的。大家都很重视自己服饰的品牌,对品牌也都很在行,如果被人发现用假名牌,是非常丢人的。”这就是这群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只要他们认为值得花这个钱,他们还是愿意花的。

  因此出现了年轻人成为奢侈品的主力,也因为如此,“月光族”(每月都把薪水花光)、“新贫族”(收入不错,却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百万负翁”(总处于负债状态)等新语汇也不断见诸媒体。

  你的“非客户”需要什么?

  市场学发展到今天,几乎每一本市场营销的书籍都在谈论“客户”。但是,很少有企业在研究它们的“非客户”——一个杜拉克独创的名字。

  杜拉克说:即使一个成功的企业,拥有了30%的市场份额,还有70%不是它的客户。企业就必须研究为什么这70%的客户不买它的产品或服务。为什么这些客户不来买?他们想买什么?什么是他们的“价值”?市场中谁是我们的客户?是什么使他们与别人不一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