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导入第三方危机管理方略

   2023-11-15 互联网1770
核心提示: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流经济学家之一,张维迎先生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定然是卓著的,此点是不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流经济学家之一,张维迎先生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定然是卓著的,此点是不容许任何人怀疑。如果谁对张教授的学术才华持怀疑态度的话,则无疑是对整个学术界,乃至国家经济走向的怀疑,这莫过于是一种悲哀!

  我们也看到,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顾雏军及其格林柯尔系的“东窗事发”,张维迎先生再一次被动地卷入到危机之中,可以用风口浪尖来形容。公众对张教授的质疑不断,主旨无非三点:一、张教授被顾雏军“收买”了;二、以张教授为主导所倡导的国有企业改制方向存在问题;三、张教授在整个科龙事件过程中的态度及言行表现惹起众怒。

  到现在为止,笔者对张教授的学术才华依然是钦佩和敬仰的。不过,如果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张维迎先生的言行确实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笔者恰对危机管理略有研究,故斗胆发表一二言语。

  论战阶段,张维迎教授缺乏“大家风范”,故先失一局。应该说,郎咸平扮演了一匹“黑马”,因与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相悖而抓住了舆论关注的兴奋点。从一开始经济学家们的集体沉默,到后来张教授出面声称“学者要有公信力,我不与无耻的人论战”。这种言论显然有失学者的风范,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一言堂的时代,作为一位大师,要容许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的声音出现,这才是做学问的要义所在,真理越辩越明嘛!正是因为张教授如上的言论出现,使得同情和关怀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郎咸平这边。

  通观整个“倒顾”过程,郎咸平并没有体现出多么高明的过人之处,他只是率领弟子以公开的信息作素材,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得出了众所周知的所谓“郎氏结论”。郎咸平的结论只要略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士都可以得出,但很是遗憾,独立董事们没有做、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做、我们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做。就郎咸平先生的表现来看,只不过是反映了一个学者应该有的理性和责任。事实上,郎咸平的理论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而且更多的还是以西方的较为成熟的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和经理人制度为范本,“舶来品”的味道甚浓,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这种理论是否适合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现状、摸索中的企业发展和改革的现状还很难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