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函彰显了“以强凌弱”的负面形象。我们看到,在8月中下旬的时候,张教授因为不堪网站、报纸等媒体各类“对其形象影响极坏”的报道、帖子等,而拿起了法律的武器,陆续给一些媒体和作者发了律师函,试图从司法的角度挽回自己的形象和名誉损失。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这无疑是一个败笔。现在已经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社会,况且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允许任何人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加以解读的。如果当事双方不能够给出完全的事实真相时,作为第三方的媒体和作者的个体,是允许做出合理的调查和揣测及至推定的,但这种猜测和推定并不会是说就给予了被推定对象最后的定性了,除非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又何谈侵权之有?退一步看,即使通过司法途径,张教授胜诉,除了胜诉本身,又能收获得什么呢?或许反而倒成全了不少媒体和个人呢!显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而且,危机管理最为忌讳的可能就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想封住什么人的口,这是最为笨拙的处理方式。
不妨还原公众一个“真相”。危机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坦诚。遭受危机的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最真实的一面告知公众,以避免更多的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揣测和臆断。
现在对于张教授而言,做危机管理很重要的核心一步,而且是简单的一步,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给公众一个说法。其实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大家无非关注两点:一张维迎先生有没有收取贿赂(收买),二张教授对科龙都作了些什么,到底熟悉到什么程度?就笔者来揣测,张维迎教授不可能收取科龙或者格林柯尔的贿赂,或者说被顾雏军收买、成为科龙的宣传工具什么的,想必这一点点职业道德或者学术操守还是有的。
不过,既然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研讨会,作为主办方所邀请的嘉宾,就其所研究的领域发表一些看法,并收取一些合理的酬劳费(俗称出场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并不能算得上贿赂。像郎咸平先生,据说现在的参加演说或者授课等每天的出场费为4万元,并没有人认为有被贿赂之嫌。至于对国有企业的改制观点,甚至科龙改制方略,张教授也没必要急着进行否认。就笔者的愚见,科龙、美菱等企业改制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操盘手进行了误导和违规操作产生了今天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