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者
绩效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绩效考核——把员工在一定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以及态度方面的信息进行评定,最终得出结论。绩效考核绝对不只是填写绩效考核的表格,绩效考核是部门经理和下属之间一个决好的沟通机会,通过沟通,部门经理才可以最终确定下属的考核结果。
建议者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部门经理的建议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部门经理的这个角色的执行到位与否,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绩效管理的效果。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考核来促进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公司员工业绩与能力的提升。而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结束之后的建议者的角色,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需要参加的培训,在公司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部门经理的建议,员工能够有计划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整个公司的业绩得以提升。
转变部门经理观念是实现部门经理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的关键
上面A公司的部门经理把绩效考核看作是自己的累赘,不愿意认真对待。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绩效管理不能完全达到提升公司业绩,提升员工能力的目的。
而事实上,绩效管理与部门经理负责的业务之间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表面上来看,绩效管理是需要占用部门经理一部分的时间,但是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有针对的提升下属的能力,能够立竿见影的提升部门的业绩。正所谓“绩效管理”不误“业务”工啊!
因此,像A公司这样的企业,在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之后,还应该着手转变部门经理们的观念,提升部门经理们的绩效管理能力。
转变观念
转变部门经理的观念,就是要让部门经理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加强对部门经理的绩效管理的理念培训,让他们明白认真对待绩效管理。通过团队理念的培训,让部门经理理解部门作为一个团队,各成员成长的重要性。最终,部门经理会意识到,实施绩效管理不止是为完成公司的绩效考核任务,还是为了将来提高本部门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