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部门经理理念转变 改善绩效管理实施效果

   2023-11-15 互联网1750


  部门经理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标准制定者:绩效考核指标标准时与下属的充分沟通;

  记录者:对下属的工作绩效进行日常记录;

  考核者: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和下属进行沟通,并最终确定下属的考核结果;

  建议者:得到绩效考核结果之后,向下属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包括下属需要提高的方面,可能需要培训的方面,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等等。

  标准制定者

  在绩效考核开始之前,制定考核指标和指标标准是前提。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以及指标标准,一方面可以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充分细分到每一个岗位上,另一方面,确定考核指标及指标标准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从而更好的完成目标。

  公司人力资源部或者更高的绩效考核决策机构,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各岗位的职责,可以确定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可以根据公司战略目标来制定指导性的考核指标标准。但是,决策层制定的考核指标标准,不一定是合理的,此时,就需要部门经理和员工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公司战略目标,来最终确定考核指标标准。通过沟通确定的考核指标标准,可以让员工更加深刻的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可以更加明确工作重点,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抵触情绪,提高公司的士气,增加公司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记录者

  绩效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年终考核时,部门经理与员工不应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出现意外分歧。通常部门经理害怕和员工就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沟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自己与员工对一些问题的判断不一致。而部门经理害怕出现不一致,则是因为他自己对下属的评价心里没有底——他平时从来没有对员工的某些表现留下证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使绩效管理变的更加自然和谐,部门经理有必要在平时,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必要的记录。记录下有关员工绩效表现的细节,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以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在与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沟通的时候,能够更加自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