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如何实现CEO与股东们利益一致

   2023-03-08 互联网5020


  上世纪80年代起在美国公司所出现的董事长和CEO两者合一的现象是有其当时的合理性的,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有一种快速决策应对竞争的机制,为了减少公司内部决策的扯皮推诿、提高效率,一些公司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位合并成CEO,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一变革增强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带来了美国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机制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短处,主要就是权利过于集中,对个人的能力依赖太大,一旦CEO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容易导致整个企业的损失甚至崩溃。安然、世通等公司的垮台充分暴露了这种集权管理的风险性。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将两者进行分离,以便加强对CEO的监管。而在分离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下,CEO相对来讲就成为了弱者。

  由此看来,董事长和CEO两者合一和两者分离这两种治理结构是各有其利弊的,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公司,应该选取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治理结构。比如,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市场竞争者来说,可能更需要一种对市场反应快速、灵活的治理结构;而对于处于成熟期的市场垄断者(或寡头垄断者)来说,更需要一种风险小的、稳健的治理结构。

  需要更加到位的激励和约束

  近年来CEO和董事长职位分离的增多,表现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变化。如何更好地处理CEO与股东的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频繁地更换CEO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它既会伤害CEO,也会伤害股东。它在使CEO身败名裂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花费气力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和与之相配合的管理团队;稳定市场投资者、公司现有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使他们对公司具有信心;甚至要去稳定消费者。所以,最好的出路是坚持走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道路,充分利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技能。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重新定位所有者和管理者各自的权益,找到具有新的能力的管理者,并加强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