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华天高层为MBO设的计谋,李飞和这些高管秘密定下君子协定,要求李日后将公司的股权奖予高管们。
但李飞并不甘心做台前傀儡,当他发现华天的高管们偷偷将公司最肥的公路产业转移到自己掌控的公司时,他开始“拷贝行动”。事发后,外界披露李飞甚至比华天原董事长贪污腐败的还多。
2004年,随着李飞锒铛入狱,乔向明再次看到了入主华天的机会。2004年10月底,受李飞亲属之托,乔向明另立董事会,将揭发李飞的原董事会成员一概踢出,一面试图控制华天,一面以世纪光华的名义起诉华天欠债不还,与华天算解不开的老账。
但华天的高管们很快还以颜色,他们针锋相对的反诉世纪光华,认为华天为当年上市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义务,上市公司无权要求华天继续埋单。与此同时,原董事会成员在当地媒体上公开宣称乔向明的董事会非法。
自此,两个利益集团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一个上市公司和他的原大股东背后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夺权战由此现形。
遗憾的是,在这场龙争虎斗中,竟无人笑到最后。李飞枉法,乔向明MBO兵败,华天高层的图谋也被借势曝光,任何一方都没能保持住他们想要的权利和权利身后巨大的利益。
在这部双城记似的资本故事里,谋略、城府和对潜规则的运用,看起来在各路枭雄间势均力敌,所以谁也无法击败对方,成为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