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舒尔茨:大公司和中型公司都有很好的例子,海尔不用说了,它在世界上都已经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还有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另外,亚洲女性钟爱的化妆品羽西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最好的例子应该是北京奥林匹克,他们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建筑,还是其它的关联产品,都很好。北京奥林匹克已经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品牌。
《21世纪》:但事实上,有一部分的中国公司还在“学习”跨国公司的营销手法,例如宝洁的做法就受不少人追捧,你觉得这种学习是必要的吗?
唐·舒尔茨:中国公司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学习,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有着很好的传承,大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公司的一套营销体系。我现在也经常对我的中国学生说:你并不需要一味学习西方公司,你需要做的是确认你的公司应该做什么,你的公司面向的是哪类消费群。在营销传播方案,西方企业的领先程度并不是中国公司所想象的那么大,仅是细微的领先程度,完全可以被创新性的中国式管理所超越。
《21世纪》:那么你认为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
唐·舒尔茨:在西方,营销传播被认为是一种“艺术”,不过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商业成功的真正驱动力是科学。而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恰恰是科学方面的大师,这也确实就是中国成为全球最有效率的制造基地的原因所在。通过系统模式、关注过程,以及注重于持续性的改进和提升,我们相信中国的企业就能够成为比西方竞争者更具科学性的营销者,也就能够保护其国内市场和获得海外市场份额。
《21世纪》:中国企业比较偏重广告上的传播,在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下,广告和非广告的传播手段如何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