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生:废石渣变“汉白玉”的神话

   2023-05-12 互联网3590
核心提示: 靠着用废石渣制造仿真汉白玉栏杆,青岛平度市现代工艺品厂于振生一举成名。其技术与产品荣获国家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

    靠着用废石渣制造仿真汉白玉栏杆,青岛平度市现代工艺品厂于振生一举成名。其技术与产品荣获国家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00105128.8),掀开了城建园林装饰的新篇章。

    初次学艺,竟遇骗局

    1997年,中专毕业的于振生在上班一年后,随着厂子破产下岗回家。他的家临近国内最大的北方石材城,石材加工厂星罗棋布。于振生靠用手推车在工地附近给工人送饭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于振生走上了用废石渣创业之路。

    那是1998年春天,一个石材厂将废石渣倒在人家麦田里,发生了纠纷。一位镇领导无奈地说,废石渣要是变成废钢铁能回收利用该多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话让于振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石材厂太多的废石料填满了周围的河沟池塘。如果这些资源可以利用起来该多好啊!在此之后,于振生有时间就到城里的图书馆查阅报刊。他看到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转让用废石子生产仿真汉白玉栏杆的技术。于振生如获至宝,急不可待地赶往北京,交了8000元学费。五天后,他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购齐原料,开始生产。

    但是,按照学到的技术,于振生居然一件像样的产品都生产不出来。等他赶到北京,那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于振生辛苦攒下的两万多元钱打了水漂。
 
    立志创业,连遭挫折

    汉白玉栏杆具有巨大的市场,而汉白玉石材的稀缺以及传统加工手段的低效率都限制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因此,一旦用废石料开发出仿真汉白玉栏杆,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看到了这一点,于振生用房子做抵押贷了3万元,开始了二次创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