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黑马陈年 从文化人到商业人转变

   2023-05-12 互联网3520

  “他是能‘挤出用户购买欲’的人。”卓越对手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得知陈年即将离开卓越时,如此评价。

  陈年则认为,卓越采用“精选”战略别无选择:供货品种比较少,能以相当的库存保证交货时间,缩短供货周期。B2C的电子商务模式更接近传统零售业。比如亚马逊“低成本、多品种”的经营模式依赖于完善的供应链、庞大的数据库及完整的物流体系支持。

  “而在中国,这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还不存在,对于B2C来说,很困难,产品的选择便很重要。”陈年说。他不愿意因为扩大品种,而使电子商务陷入“库存的泥潭。”

  这是卓越网最初发布“不要泡沫点击率,要就要实际营业额”理念的延续。阿里巴巴公关总监王帅说:“卓越是踏实做事情的。”

  被亚马逊收购以后

  “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仍处于启蒙阶段,理论大于实践。基本上还是由资本市场的冷暖来决定。”陈年的语气有点无奈但并无失落。

  2004年9月,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正式收购了与其完全“不对路”的卓越。8个月后,唯一留在卓越的创始人陈年也将要离开了。

  卓越被收购,雷军曾认为也算是卓越得到了认可。“毕竟这件事做成了。”陈年也对《全球财经观察》如是说,“无论是否代表亚马逊得到认可,至少没跌价。”但从那时起,媒体不断猜测,卓越网“精品路线”是否会被亚马逊的“大而全”所取代。在卓越网坚持其固有模式几个月后,亚马逊开始紧急叫停其在全国的线下推广活动,直到今年5月高层换将。

  在2004年年底,作为亚马逊在全球的第7个市场,卓越网的业务量曾达到亚马逊日本市场的50%,收入却只相当于其1/60;卓越网2004年营业收入约1.3亿元人民币,而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的年收入为69.2亿美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