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富豪 中国上市公司十大诡秘高管

   2023-03-08 互联网4790

  这个杭州人现年42岁。1989年至1992年任美国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晨做事非常隐蔽,在与开开实业发生的资金往来中,没有任何一笔看上去与他有直接关系。在控股开开实业之前,张晨就开始利用各自公司实施相互担保。掌控开开实业以后更是利用子公司以及海外营销出口渠道,编织了复杂的资金链条,开开实业因此造成账面金额损失惨重。
  4月2日,曝出“张晨案”的开开实业(600272,SH)表示,公司2004年度将预计亏损7亿元。开开实业的净资产将因此骤然降低,从原有的8.7亿元降至1.7亿元。根据该公司总股本2.43亿股计算,开开实业的每股净资产将为0.7元,低于面值1元/股。
  2004年9月,开开实业与开开集团和Emi-rates公司设立的毕纳高房地产公司,以7.38亿元的价格从开开集团手上接下了东海广场项目。2004年底,张晨套取巨额现金潜逃。

  仰融:大佬的悲哀

  仰融究竟是谁?是中国第三富翁,还是国有资产的侵食者?现在再问这些问题,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了。

  仰融起家于“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迹于沈阳金杯。1992年沈阳金杯在上海上市,华晨随即将4600万股股票套现,获得了5亿元的收益。这正是仰融掘到的“第一桶金”。此后,经过仰融的巧妙安排,在沈阳金杯上海上市两个半月后,华晨汽车成功赴美上市。至高峰期,大华晨控制的资产规模在300亿元左右,净资产约40亿元。

  据称,仰融的出局在于他在发展汽车项目上与沈阳市政府的分歧。仰融并没有把所有的汽车项目放在沈阳。而沈阳方面则希望仰融能把资金留在沈阳,包括整车和零配件。双方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而仰融的阵营也出现了分化,给了他致使一击。有一个故事是这样描述的:10年前,一个年轻人正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指导下读研究生,到上交所实习时住在上海一家招待所,吃饭时听见一个人神侃资本市场,见地透辟精深,越听越入迷,竟写信给导师,先放下硕士论文不写,随那人而去。这位年轻人就是苏强,那位具有感召力的人自然就是仰融。10年后,苏强却同仰融反目了,并给予仰融“出局”致命的一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