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从“网盲”到网站掌门人

   2023-12-16 互联网1660

    问:有这么一个词,就像影子一样和信息传播连在一起,它就是责任。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新浪文本后面都有一句话,就是“本文不代表新浪观点”。看起来,就是在逃避责任。而逃避责任,决不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应有的姿态。

    陈:自己的观点不一定高于他人,网络新闻多注重传递新闻事实本身,以及全面展示各界观点,而不是刻意强调传递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某条新闻是关于新浪自己的,我们转载了,别人会认为这说明新浪证实了这篇报道的内容。这,说明很多读者、网民还是不太理解门户网站其实只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这时候我们就会在文章末尾加上特别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问:新浪有没有自己的声音?

    陈:作为网络媒体,最与众不同、需要坚持的还是快速与海量,以及平等地和网民互动交流。我们往往通过对众多新闻的选择、排列和组合间接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判断。

    问:今后,新浪会不会推出像我们平面媒体那样的“楚天都市报评论员”文章,出现新浪“时评”?

    陈:门户网站不是救世主,不能居高临下,以“启蒙者”自居。认为“媒体视点高于一般受众”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高手在网民当中。

    时评永远不是网络媒体的主要方向和思路,我们拒绝低水平的深刻。媒体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把事实本身准确客观、并尽可能翔实地反映给受众,而不加进去过多自己的东西,不忽略受众的力量。平等、自由是互联网核心吸引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