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勿庸置疑,宝洁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是一家非常伟大的企业,更是一家值得太多企业敬佩和学习的企业!宝洁的多品牌战略无论对于日化行业,还是食品行业等快速消费品行业都具备很大参考价值!但是在进入中国市场20年后的今天,宝洁作出了整合原有品牌,并且推出P&GBeauty群组品牌,笔者认为这标志着宝洁的多品牌战略开始调整,这种调整让行业和专业人士思考一个问题,宝洁一直要延续中国洗化行业的“教父”角色,那么“宝洁凭什么?”
宝洁凭什么?
宝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先后成功的推出包括飘柔,潘婷,海飞丝,舒服佳等在内的近10几个洗化品牌,上世纪90年代狂轰乱炸的广告让中国的消费者耳目一新,又无法抗拒。飘柔和潘婷更是几乎成了洗发水的代名词。
在中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之后,宝洁对其他洗化品牌的兴起表现出不满和不屑,那宝洁凭什么?宝洁到今天仍然引以为豪的是,
宝洁为中国培养了包括洗化行业在内的不计其数的营销人才,从这一意义上,宝洁无疑是伟大的,但一时的成功,并不能够代表宝洁在整个洗化行业能够永远呼风唤雨,为所欲为。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有舒蕾的挑战和终端拦截,从最初的效果上来讲,舒蕾无疑也是成功的;风影中郑伊健的动作冲击,让海飞丝的广告像一杯温吞水,无疑飘影也是成功的。又有夏士莲低价策略,所以联合利华成功的撬走了对宝洁心怀不满的使用者!后来又有国字号的奥妮,好迪,名人,蒂花之秀,拉芳等等的市场区隔,在三四级的县镇和农村市场,向宝洁们摆起了铁桶阵,令飘柔,潘婷们无法进行渗透。虽然宝洁拿到了05年央视的广告标王,宝洁仍然信誓旦旦,要抢占中国的三四级市场,并且公布了自己的整体进攻战略,那么,宝洁凭什么?
宝洁——差异化逐步缩小的多品牌?
宝洁的品牌管理体系非常复杂,但是对于中国很多三四级市场的消费群体来讲,飘柔,潘婷,海飞丝,甚至宝洁这几个品牌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也许宝洁的品牌经理会辩解说,飘柔表现柔顺,而潘婷表现滋养,海飞丝表现去屑。那宝洁呢?很多消费者会说代表着干净!(在品牌传播中,消费者误把公司品牌当成产品品牌,不知是中国消费者的无知,还是品牌策略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