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英认为,虽然粽子原本是属于应节性的食品,但现在粽子已是一年四季都有卖,这是因为人们都非常喜欢吃粽子的缘故。但是,现在的粽子几乎都是用糯米做的,味道虽好,但比较油腻,多吃不易消化。为此,刘志英翻阅了不少医学书籍,在经过市场调查后,决定用北方人眼中的黄金食品--小米做粽子,并为这种粽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黄金粽。果然,黄金粽一推出,市场反映好得令她自己也想不到。
申请工艺专利
刘志英在经营方面也有自己的做法。她想到要为自己的黄金粽注册专利、申请商标。别看刘志英的年纪大,在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方面比其他人更聪明。比如她的黄金粽重点是申请工艺专利而不是申请商标专利。她认为,作为一种食品,只有将工艺申请专利,拥有自己的专利配方,这样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防止其他人模仿或假冒。为此,刘志英前前后后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精心研究确定自己的品牌。
目前,有关部门已接受了她的申请。虽然到正式成为专利还有一年的审批期限,但刘志英却是信心十足。
走特许经营之路
在销售上,刘志英的方法也很特别。她在每一只粽子上都挂上一块自己商标的小牌子。她的这种销售方法在邵东不多见,但这种方法目前已收到明显效果。在邵东粽子品种较多的情况下,不少市民一谈到粽子就可以说出她的粽子品牌来。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刘志英除了在自己的食店销售之外,还将自己的品牌粽子,用真空包装打入超市。谈到将来如何发展的时候,刘志英说要做大自己的品牌,走特许经营之路。
目前,刘志英已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场。小小的粽子做到了不用手包,而是用器具来包装,使每一个粽子的体积、重量均相等。同时,生产工场还有一项严格的规定,生产时员工不准讲话,免得不卫生的口沫污染食物。
现已76岁高龄的刘志英,非常看好湖南的旅游业。她说,下一步打算挖掘更多的本地小食,通过自己的重新配制,在旅游市场中寻找出更大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