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平民眼中的荣氏家族

   2023-12-16 互联网1750


  荣德生在衣食住行上也并不豪奢。荣家老宅子有一大一小两个饭厅,五张八仙桌,每桌八个人吃两荤两素一个汤,通常是咸菜肉丝汤。他终生只穿布鞋布袜布衣衫。“有人说他穿西装,不对。”陈荣良说。不过荣德生也有过一套西装,那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三儿子带给他的,他刚试穿完就脱下来,再也没穿过。

  因为受到中国重农传统观念的影响,成为大资本家的荣德生把自己的号起作乐农。他在荣巷拥有80亩水稻田、30亩棉花田和许多桑树,每年请长工种水稻、种棉花、养蚕,但插秧的时候他还是时常要去田边看看。到收获的季节,他创办的镜花女校的操场就会变成打稻子、晒棉花的场所。

  到上海以后,荣德生去属下各家工厂都是坐人力拉的黄包车。有一次车子翻了,他撞坏了脚,荣尔仁对他说,我们家又不是没钱,买一辆汽车来坐吧。之后荣德生才坐着一辆奥斯汀牌小汽车上下班。

  在封建社会,大部分人数众多的家族都流传着各种训条,作为教育本家族的年轻人的准则。在《荣氏宗谱》上,《荣氏家训十二则》就将“节俭当崇”和“族长当尊”列为其中之一。

  不过荣家的豪富还是给陈荣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清楚地记得荣德生几个儿子的专用小汽车的牌子,大儿子的是皮尔卡,二儿子的是帕克……四儿子荣毅仁用一辆小菲亚特,他是高个子,可他的司机比他还高。两个“长个子”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这个景象至今仍然让陈荣良感到忍俊不禁。

  毫无疑问,这些进口小汽车在那个时代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荣家在上海的宅子在徐家汇,荣毅仁的办公室在江西路,他的司机每天兜着他以单程只花9分钟的速度在这条路上奔驰。“警察知道车子是哪个的,从来不拦。”陈荣良说。

  这个富有的家庭在上海拥有一所巨大的宅子,可以在里面放电影、打羽毛球和网球,当时的戏曲名角董芝玲、潘玉珍杂技团也经常被请到宅子里来演出。这座大宅现在是徐汇区少年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