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坚江:世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朵

   2023-07-11 互联网2750


  三、管理创新意识不能丢。

  正是怀抱着这样沉甸甸的宏愿,让我们必须轻装前进。如果说我们过去曾经取得了一些值得自豪的成绩,那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拥有矫健轻灵的身手。当年,我们从7个人起步,靠着简练精悍的队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现在,企业规模大了,实力强了,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企业毕竟是以利润为核心的经济实体,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一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容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象的存在。目前公司管理部门机构庞大、人员膨胀,尤其是后勤人员严重超编。其中一个不足750人的分厂,后勤人员居然有100多人,一个空调的总装厂,明明配置了先进工装设备,而损坏不修,却宁愿以多用3个人的代价按老流程操作,严重违背了公司“省一个人省10万元”的理念。

  所以,我们迅速作出了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的改革,仅集团就撤并5个部门,同时还对后勤管理人员按20%比例,给予强制缩编。本次减员至少500名,节约管理费用1500万元以上。员工优胜劣汰是国际企业界的通行做法,通用、波音、IBM等很多跨国企业,每隔一定时间都要实施裁员精简,以实现优胜劣汰、取得更大发展。我们的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收入待遇。

  企业增添了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建立了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就应该以更少的人力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都大大提高:住房、汽车、空调、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但是请问:人均生产效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产品单台制造费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设计成本和管理费用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人员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现在看来,在一些部门,人是多了,但是人均生产效率却没有提高,产品单台制造费用、设计成本和管理费用却没有减少,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必须要求我们进行管理创新。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追求的高超境界,办法最简单的管理是最聪明的管理。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管理的核心内涵,进行简化、优化、固化,最后形成制度化。制度越少越好,必要的制度不可少。当我们深入审视现有的“管理流水线”时,依然可以发现大量“边角废料”存在。仅粗略统计一下03年度的收发文件,便可看出:各部门收发文达10万余份,堪称“废料成山”!这些文件,不要说详细阅读,就是单点击一下,看一眼标题,按每份10秒计算,也需要280个小时,即40个工作日!试问,这该是何等的浪费啊。因此,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从最根本的经济价值原则出发,去深刻理解时间效率的概念和意义,并自觉从提高本职效率考虑,在新的年度里,全面开展“制度瘦身”运动,至少把各种文件资料压缩一半,制度压缩1/3,以最短的流程,最快捷的手段,去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