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管理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

   2023-05-12 互联网3710
核心提示:曾仕强认为,西式管理太过理性,中国式管理强调人情,可与之相补充  30年前,当我高举中国式管理大旗时,很多人笑话我,因为当

曾仕强认为,西式管理太过理性,中国式管理强调人情,可与之相补充

  “30年前,当我高举中国式管理大旗时,很多人笑话我,因为当时世界500强里没有中国公司的影子。但现在看来,我是对的。”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培训论坛上,“中国式管理之父”、中国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颇为自得地谈起自己的管理思想。

  他指出,“西方管理理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过理性,但管理的主要对象———人,却并非总是理性的。这就需要中国式管理与之补充。”

  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刚一开讲,曾仕强就抛出其理论的核心:中国式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管理,能极大地发挥个人能动性,有助于企业进入最佳发展状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曾仕强举例说:“如果你的同事升职为经理,大家表示祝贺时,那人一定不会说自己早已盯上这个位子;相反,那人一定会礼貌地自谦几句,内心暗喜但却会显得一脸淡然。”

  事实上,每个中国人对这样一幅职场素描都不会陌生。“如果那人当时不知趣地表现出自己更强的进取心,一定会惹人反感。简言之,就是要摆出一种‘不争’的姿态。”

  他接着指出,眼下许多公司由于受西方管理思想影响,都以在中国做大、做强为目标。但真正掌握了中国式管理思想的企业家都知道,如果你“争”的意识太强,把竞争对手全吃掉了,那么自己离关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争’心太强,容易做出赶尽杀绝之举,那样不利于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企业如果把所有的竞争对手全都打垮了,自己也将暴露在一些全球企业尤其是外资巨头的视野下,极易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商业风险高了许多。”

  “犹太人被公认为天生的生意人,但我一个犹太朋友却坚持认为,最会做生意的其实是中国人。”曾仕强解释说,“这位朋友认为,犹太人的生意头脑举世皆知,因此绝大多数人一见犹太人就心生警惕,导致谈判异常艰辛,赚钱也非常不易。中国人虽然从来不说自己会做生意,但事实上很多中国商人在世界各地都赚了大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