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在生死边界的中小学网校

   2023-05-12 互联网3740


  第三,新课改带来的“多纲多本”又使原本就很脆弱的网校雪上加霜。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一纲一本到课程的三级管理,从全国一本教材到几套国家通行的教材、

  几十家省级教材、几千几万的校本课程。“新课改对于网校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死攸关的革命。”余胜泉说,网校生存的基本形式是同步课堂教学、按照名校教学进度进行课堂“搬家”,可是教材不同,网校提供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教材市场的多样化,使以内容服务为主的厂商进行了重新洗牌,一下子把网校的潜在市场压缩了2/3以上。”[3][4][下一页]

  “如果说教材改革只是缩小了网校市场,教学理念的变革则是对网校市场的颠覆。”余胜泉认为,网校学习方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接受学习方式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强化,是新课改革命的对象,如果网校不转变经营模式的话,很难再有大发展。不成熟的运营模式、浮躁的投资商、性急的家长、新课改的危机……网校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下篇:绝境求生

  事实上,从1996年到2005年,经历了两次大浪淘沙后坚守下来的网校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他们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10年过去了,还是有一批幸存者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并逐渐开拓出自己的成长空间,让人们看到一线曙光。

  不单单是“卖招牌”

  为什么拥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在网校的探索路上纷纷折戟沉沙?惟有找准需求,真正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效益,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1年5月,当杨壮出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总经理时,成立不足半年的公司已经亏损了近500万元。北大附中网校是2000年12月北大附中与联想集团的策略投资部合作成立的,联想以3000万为底线进行投资,北大附中出让品牌、教育资源等无形资产。与其他网校不同的是,北大附中从成立伊始就占有51%的股份,成为控股方,联想则占49%的股份。这种由学校成为控股方的合作方式在当前的网校中并不多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