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生在博爱县教育局从事摄影的那段时间里,跑遍了博爱县远近大小的学校,哪个学校老师教得好,曹俊生就给他们拍张照片,把他们的教案拿回去让更多的老师学习。平时,曹俊生还写一些博爱县教育系统的新闻,发到当时的《焦作日报》上。在博爱县教育局的4年时间里,由于工作上的便利,曹俊生有机会从北京海淀区教育局拿一些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当年,博爱县高考的考生所用的一些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都是他拿回去的。
博爱县教育局有个印刷厂,曹俊生通过印刷厂进行了一些他所谓的“经济活动”,他的“经济活动”相当便捷、高效,为此给单位赚了4万元。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改变了曹俊生的一生。按照原来的协议,曹俊生为单位赚的4万元中有30%应该提成给他,但这时原来的局长调走了,新局长上任后,他的直属领导却变卦了,没有给他兑现,于是曹俊生一气之下就撂挑子了。回头看看,曹俊生说,他要感谢原来的直属领导没有给他兑现提成,否则的话,说不定自己就会安安稳稳的在那里做下去,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然而,人生没有假如和否则。
1985年,曹俊生22岁,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12万元开办了一家印刷厂。12万元,在1985年,绝对算得上是巨资,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曹俊生说:“你要是做不好赔了,我的薪水一辈子都还不起你的债务。”这一年,在开印刷厂之前,曹俊生结婚了。曹俊生的几个朋友开玩笑说,这就是曹俊生的聪明之处,当时干个体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传出去是娶不上媳妇的。
早期的曹俊生做事已相当有规划性。娶了媳妇的曹俊生,摆在面前的就是养家糊口,曹俊生必须想办法挣钱。
曹俊生开印刷厂时,恰逢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人们对于经济、金钱的认识及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与今天根本无法相比,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基本上都受益于那个年代带给他们的市场空间。在县教育局工作时积累的一些社会关系加上在县教育局办印刷厂时积累的一些经验,曹俊生一年内轻松地赚了10万元。当时,曹俊生的业务主要在北京地区,亚运会上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至今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盘卡带的绿色封面就是曹俊生的印刷厂印制的。原北京商都、北京制药五厂、北京日化三厂的商标以及北京节水办的节水宣传单,相当一部分也是曹俊生的印刷厂印制的。除此之外,时代还给了曹俊生另一个掘“金”的机会,当时中科院教育局这样的机构,每年都有一次物资调拨会,并且都是原价调拨。聪明的曹俊生就瞄准了这种平价调拨的机会,并从中获利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