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武:从发明家到实业家的转变

   2023-10-05 互联网2210


  程回忆说,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他这个所谓门外汉的不屑。所以,程相武的试验更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为终点的设置权掌握在别人手里。

  但是,在灯泡已经发光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人指着爱迪生的鼻子问“这究竟是白光还是绿光”,那只能说明这个人不是色盲就是红眼病。

  2002年8月,北京。这是程相武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个时空交叉点。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向北京最权威的造纸专家们展示了他的DMC清洁制浆技术是如何将植物纤维经疏解、浸渍、磨浆、漂洗的。让专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整个制浆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有色有味气体,而且,那种让专家们“等候”已久的黑色液体更是毫无踪迹。

  程相武后来回忆说,如果这次试验失败的话,自己连回山东的路费都没了。一位北京的企业家送给了他一万块钱做返程费用。后来,他们成了合作伙伴。

  试验是成功了,但这种DMC清洁制浆技术究竟有多大现实意义?原国家轻工业部造纸局局长胡宗渊道出了这项技术的无限前景,他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困扰世界造纸业的两大难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二是造纸原材料短缺即成本问题。“DMC清洁制浆法的研究成功,不仅解决了造纸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农作物剩余秸秆的再利用率。”

  “这项专利表明了这么一个事实:自传统造纸术诞生1900多年来,人类完全可以在造纸治污以及成本方面实现革命性的突破,”加拿大一位造纸商在了解了DMC清洁制浆技术之后,不无感慨地说“怎么又是中国人”?

  从那时起,有人把程相武称作“现代蔡伦”。

  从发明家到实业家

  “创业并不比发明一项技术来的容易,有时候甚至更难。”这是程相武把DMC清洁制浆技术推向市场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因为在那些挑剔的业内人士们不得不在DMC清洁制浆技术面前竖起大拇指之后,程相武又引来了一种他更不擅长应对的追问:DMC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