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明能干,熟悉海运业务,加上服务周到,他的货轮很快便增至3艘,并增辟了远东至波斯湾的中东定期航线。经过7年的苦心经营,他的海运事业蒸蒸日上,发展颇快,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和用人之道,为培养航运人员,他捐资在淡江大学兴建商船学馆,在台湾交通大学和海洋学院等院校设置奖学金;为调动属下人员和积极性,也将长荣集团的20%的股份分配给中上层职员,使他们都成为股东,竭力为公司服务;为提高工作效率,他还实行船员海、陆轮调和船员合理精简配置等办法。10年前,在和财雄势大、管理严格的日本对手的竞争中,他每艘数万吨的货轮仅用17人操作,而日本货轮则用21人,后来,日本轮亦减至17人,他遂改进设备减至14人,最近更减至为11个人操作。张荣发曾充满信心地说:“即使日本的船舶设备和人员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一样。我们还是有信心继续领先。因为,我们的人员有勤勉苦干的精神。”
他精明能干,熟悉海运业务,加上服务周到,他的货轮很快便增至3艘,并增辟了远东至波斯湾的中东定期航线。经过7年的苦心经营,他的海运事业蒸蒸日上,发展颇快,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和用人之道,为培养航运人员,他捐资在淡江大学兴建商船学馆,在台湾交通大学和海洋学院等院校设置奖学金;为调动属下人员和积极性,也将长荣集团的20%的股份分配给中上层职员,使他们都成为股东,竭力为公司服务;为提高工作效率,他还实行船员海、陆轮调和船员合理精简配置等办法。10年前,在和财雄势大、管理严格的日本对手的竞争中,他每艘数万吨的货轮仅用17人操作,而日本货轮则用21人,后来,日本轮亦减至17人,他遂改进设备减至14人,最近更减至为11个人操作。张荣发曾充满信心地说:“即使日本的船舶设备和人员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一样。我们还是有信心继续领先。因为,我们的人员有勤勉苦干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