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美国的羽西不仅对美国人的拳拳慈善之情感受颇深,同时也是这份事业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守者,她介绍说,全美80%的人口都有定期向慈善组织捐款、捐物的习惯,不光是富人阶级,普通人也积极投身其中,“做善事可以说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乐善好施的美国女富豪
她曾经在股市交易市场里挥洒自如,更曾以她的美貌和干练深深吸引了丈夫伯尼·坎特。但如今,她的热心和博爱更为人称道。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自1996年丈夫去世以后,艾丽斯·坎特就成了一名乐善好施的职业慈善家。她不遗余力地继承了丈夫的遗志,一直奔忙于慈善,由于经常的奔波甚至把酒店当家,而令自己在纽约和洛杉矶的两处豪宅几乎闲置。难怪她和丈夫伯尼·坎特共同创办的基金会是美国最活跃的慈善组织之一。
金钱并非万能,在爱的世界里,一颗恒久的热心肠远比一张支票更有效。艾丽斯正是这样告诉羽西,“捐钱很容易,但是你得真正参与进慈善事业,热心参与更重要。”
言行一致,艾丽斯是这么说的,也始终依此而为。她和故去的丈夫当初做慈善事业的目的就是冀望通过医疗体系和艺术来改善他人生活,艾丽斯很关注健康,伯尼则对艺术收藏有着偏执般的热爱,所以,他们决定二者结合:帮助人们走进艺术世界,改善人们的医疗条件。
伯尼堪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忠实追随者,收集罗丹作品超过50年,曾经拥有750件罗丹的作品,绝对是最大的罗丹作品私人收藏家。可这些年来,艾丽斯已经捐出了很多丈夫的收藏,“很大一部分收藏都藏于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大概超过200件。我们现在有2个藏品展在全球巡展,规模一大一小!”当这些线条粗犷、劲道十足又充满了艺术思想性的藏品走进大学以及城市郊外的小博物馆后,当雀跃的人们忍不住内心激动给艾丽斯写信表达诚挚感谢后,你才能明白,艺术珍品也能成为行善的好工具。“帮助那些没钱去纽约看珍品的人们,接近大师的珍品,这,也是一种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