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超越中西的管理大道

   2023-07-11 互联网2770


  在北京东方广场工程建设期间,李嘉诚甚至对每一块建材的选择都要过问,表现出明显的示范型领导风格。因为,这个项目是在中国开工的最大项目,意义非同寻常。而在其他国家,比东方广场规模更大的项目,他都全部放权,任何事情都不过问,体现出典型的授权型领导风格。

  李嘉诚领导风格的糅合性,表明他对领导科学与艺术具有非凡的把握。李嘉诚的领导风格,完全颠覆了中国式管理对于领导艺术的非科学设想。

  李嘉诚是中国式管理的颠覆者

  李嘉诚绝不是唯东方文化论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而西方文化也不全都是不好的。那种认为李嘉诚的成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加西方科技的中国式管理偏见,是李嘉诚一直明确反对的。用“商者无域,相融共生”来描述李嘉诚的经营管理之道,是再恰当不过了。

  确实,李嘉诚曾经说过,“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诚,我相信无往而不利。”

  但李嘉诚所说的“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当然包含“外国人的管理哲学”。任何管理方式都是管理哲学的反映。李嘉诚并没有独尊中国哲学。

  比如,在对比范蠡与富兰克林的思想境界时,李嘉诚就曾经指出,富兰克林要高于范蠡。他说范蠡的功成身退是为了个人的“虚妄”,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成功后,“让位”给华盛顿,从另一方面协助建立美国体制,是真智慧、真伟大。因此,富兰克林的人生境界高于范蠡。而富兰克林的思想境界,无疑是建立在西方哲学(或信仰)的基础上的。这难道不是表明,西方哲学也有高于中国哲学之处吗?

  同样,我们从华盛顿辉煌的一生中也能看到不逊于富兰克林的伟大情操。华盛顿那种为祖国民族利益而鞠躬尽瘁却丝毫不为权力所动的思想境界,在中国,也许只有在尧舜禹之先贤时代和孙中山等少数政治家身上才能见到。而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我们所最熟识的,恐怕不是秦始皇式对权力的变态追求,就是范蠡、陶渊明式的“虚妄”隐遁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