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间,徐凡仿佛长大了。在学校,他一边潜心学习,一边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2003年,他顺利拿到大专毕业证书,也变成一个善于思考、稳重成熟的男人。随即,这个男人进入重庆最大的电脑城,从电脑装机、接单干起。他认为:“凡事应该从底层开始干,都了解透了,才不容易犯错。”在电脑城,他干过5家,目的非常明确:“必须‘淘’到如何管理一个企业的经验,而不是赚钱。”
2004年,初具经验的徐凡离开电脑城,飞向更高的目标。在应聘重庆著名的电脑公司中,他清晰的经营思维和稳健的应答风格征服了老板。没试用,他就直接进入产品批发部。两个月的行销员磨练,一双耐克鞋被路磨烂,他的销售业绩达到每天2-3万元,创下部门记录;半年后,老板便决定让他负责重庆市区县市场的销售。权利和挑战相伴而至,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经销商维护、产品调度、市场开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每天早上9点钟开始打电话一直打到下午3-4点,接着发货,然后再回访,他每天几乎打接电话都超过500个。徐凡告诉记者:“我现在右耳听力明显下降了,全拜那时所赐。”
天道酬勤。徐凡把市场月销售额做到了120万元—公司此前绝无仅有!自然,他不仅获得近10万元的绩效回报,而且掌握了大量关系融洽的顾客朋友,以及400多家经销商的渠道资源。
2005年,徐凡向老板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位。
冲击百万
当能量积累足够大之后,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水滴石穿,当一切准备就绪,“穿石”一瞬的爆发,不就是成就大业吗?
2005年6月18日,徐凡和一位朋友各出资3万元,一家电脑公司即开张了。以个性化装配电脑和批发电脑配件为主,多年经营的关系和渠道,公司经营仅三个来月,居然就冲到单月最高出货超百万元的高度!
自古以来,国人似乎皆知“共苦易,同甘难”。一山不容二虎,更是自然规律。因出资相同,徐凡和合作伙伴谁也不服谁,在经营理念上,甚至还发生过多次不愉快的争扯。“没办法,我俩脾气都太倔了,谁也说不服谁,谁也不肯让步。如果勉强维持下去,只会把公司搞垮。长痛不如短痛。”最后他们也只好分道扬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