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13年从助理做到副总裁

   2023-11-15 互联网1820


  上世纪80年代初,她如愿以偿地考取大学。这是她平生第一个转折。

  毕业后,兰珍珍被分到了成都外办下属的旅游公司,做的是涉外旅游。兰珍珍认为,作为一个外语系的毕业生,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让她可以通过国外的旅游者,以及天南海北的旅游机会去见识这个世界。

  她在闭塞年代所学习的一门语言,最后真的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成为她在封闭世界中所受到压抑的补偿。

  被动的跨越

  1986年,兰珍珍从成都来到了大亚湾,她评价当时的举动完全是“被动的”。

  “我只是想有了这份工作,今后就有机会被派往法国,见到更大的世界。所以毫不犹豫地去努力调往广东的一家合资企业。”

  从相对保守的成都要调工作到当年改革开放气息浓厚的广州,户口是首要的障碍,兰珍珍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甚至不惜找关系开“后门”。

  一年多之后,兰珍珍如愿以偿获得去法国的机会。

  至今兰珍珍仍然记得这样一幅情景:在从戴高乐机场到巴黎市中心的路上,她拎着两个大皮箱,满脸倦意;一幅巨大的霓虹灯广告一闪而过—一个典型的法国女人穿着法国的名牌服装,在巴黎街头闲庭信步。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几乎完全陌生的生活方式,兰珍珍已经被此深深吸引。

  在法国的工作即将结束之前,兰珍珍做了一生中最大胆的举动之一—辞去大亚湾的工作,留在法国。

  后来,她随着老公去了法属新加里多米亚岛。

  在那个有漂亮海滩和海洋气候的小岛,兰珍珍依然无法得到她所渴望的认可。

  “当年,岛上的人一听说是中国人,就脸色一变。”为了获取机会,兰珍珍在新加里多米亚岛所获得第一份工作,是在苦修日语之后才获得的。

  “对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放弃。工作上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选择,只能抓住机遇。”兰珍珍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