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成大考

   2024-01-18 互联网1450

  华源13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收购史。一度被市场冠以“收购先生”美名的周玉成,会不会重蹈其他整合者的覆辙?华源能否走出收购后整而不合的死地,进入有充沛盈利能力的良性循环?面临“大考”,周玉成如何交出答卷?他的思路和操作对于其他大型企业有什么借鉴?

  来看看周玉成未竞的答卷。

  考 卷

  国资委给30位考生纸上谈兵的时间是三个小时,而它给周玉成,这位今年已年届60岁的国企老帅在现实中留出的“大考”时限会是多长呢?

  在刚刚经历了一场高度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考试后,周玉成不准备掩饰他的兴奋。毕竟,这是他所任董事长的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源”、“华源集团”)首次加入到国务院国资委面向海内外招聘中央企业高管的行列中;而且,在国资委历来的三次公开招聘中,这次是第一次提供了两家央企的正职职位,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华源总经理之职。7月3日中午,笔试结束后,作为审题人、考官之一的周玉成方“重获自由”。此刻,一连打过来的两个电话,都是考生和他交流上午的考试情况、想从他那儿探听到标准答案的。周玉成乐呵呵地、不厌其烦地在电话中解释某道题应该怎么答、有哪几个要点。

  考试流程执行的严格、考场气氛的封闭严肃,令周玉成亦不免感到意外。从7月1日到7月3日中午,周便和外界基本断掉了联系:手机被收走了,只有一个内部专线电话供应急联系之用,吃饭要在指定的食堂,散步要在指定的区域。“就像是被双规一般。”周玉成如是调侃道。

  自2005年5月国资委发出招聘公告以来,海内外共有79人表达了对华源总经理职位的兴趣,经过一番挑选、淘汰,其中的30人参加了7月3日上午的笔试。在短短三个小时内,考生们埋头答卷,周玉成则在考场来回巡视。他对摆在考生面前这份问卷的份量心中有数:这是一份相当棘手的考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