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建设上,徐和谊冲在最前面。徐和谊大学本科是学工业设计的,加上在首钢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形成了完整、有效的思路。为了赶速度,徐和谊不赞成等什么都建好了再生产的常规思路。他主张边建设、边生产。北京现代在厂房改、扩建过程中,走的都是这条路。
在去年北京现代从15万辆到30万辆的扩建工程中,徐和谊的“土”法子再显神速:所有的车间扩建,不管冲压、焊装、涂装还是总装,25天完成。
一些老汽车人不得不叹服:方法是土了点儿,可挺管用。同样,韩国现代企业集团也欣然接受了他的许多“老土创意”。
在生产经营上,徐和谊冲在最前面。企业初期,各方面关系都需要衔接。徐和谊利用自己在北京市经委工作时的关系,带着有关人员,不厌其烦的去沟通协调。一次,进口零部件报关延误,直接影响新车上市,徐和谊愣是深夜两点钟把海关的同志从家里“请”了出来,第二天起又亲自带队到天津海关连蹲3天。被感动的海关领导拍着胸脯说:“就冲你们这帮人,海关支持你们。”
在危难时,徐和谊冲在最前面。2003年春夏“SARS”横行,徐董事长和韩方总经理带领全体中韩员工严防病毒,坚持生产,创造了北京现代的历史纪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抗非保产”动员大会上,徐和谊代表北京现代全体员工表态:“做市委、市政府打赢这场抗非保产硬仗的坚强后盾,决不让首都经济在北京现代滑坡,决不让一例非典侵入北京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