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井宏分享干货:年轻人不应将创业当噱头 企业创业者需具备四条素质

   2023-02-10 互联网5800

  在中国,你们这一代人是最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因为从你们生下来起,从你们在很小的时候你们接触的就是整个世界。国家的开放,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你们从小接触的就是整个的世界。你们在思维上、在思想上、在你们的创造上,是最不受羁绊的一代。但是同时你们又处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的环节。

  当然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评论和不同的预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一段时间极高速发展的状态,走到今天用了一个词叫“新常态”。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机,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和非常大的挑战。中国怎么样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真正的创新驱动,希望在你们身上。今天我给大家定的一个题目,我再说说我为什么来到这里。因为虽然在清华,一直在高校里面,但是一直做高校外围的事情,在做产业,所以实际上跟教育、跟学生的接触越来越少,但是昭赢说徐老师你还是参加一下我们这个活动,我发自内心的愿意,因为我觉得参加这个活动又意味着我又年轻了,可以从50岁回到20岁。另一个原因是昭赢是亚杰商会摇篮计划的学员,也是我的新学员,在亚杰里他们定义了我不太愿意被大家这么称呼的叫“徐大班”,我是在摇篮计划里带学院最多的,昭赢是我的第十位学员,所以昭赢的指示就是我一定要执行的。我是昨天晚上才从日本京都回到北京,所以今天睡了一觉起来就奔向了会场。所以我就问昭赢我讲什么题目,你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他说还是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所以我就定了一个题目,叫“要做有智慧的创业者”。重点在于“有智慧”三个字。

  创业其实在今天是用的很热的一个词汇,自从去年达沃斯夏季年会,我本人也在现场,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八个字之后,新一轮的创业大潮在中国风起云涌。当然随着2015年,资本市场的一个极其看不懂的一个变化,使得今天很多投资人的头脑也在更加冷静下来,使得很多媒体,今天有很多媒体,很多创业者可能也在趋于冷静。所以在很多论坛上,因为我十几年一直驱动创新创业,大家说创业是不是过热,我说可能还用不上这个词汇,谈不上过热,但是创业不是一件赶时髦的事情,是一个非常艰苦,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是所有的年轻人不要把它当做一个噱头,当做一个让自己瞬间红火起来的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在讲这个之前,说我的观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我自己儿子的故事。我自己本人,说梦想是什么?大家创业也好,都在中秋自己的梦想我定义的梦想就是探索未知,创造未知,创造未来。也就是说怎么样用你这短短一生能够让更多的未知事情变成已知,所谓的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能够为这个世界的改变,为这个世界更加文明和人类的更加幸福能够多多少少创造出一些价值,我觉得这就是梦想。

  在我的人生中我觉得起码有两个缺憾,第一个缺憾是我竟然到了23岁才第一次谈恋爱,而且就谈了这一次恋爱到26岁就结婚了,然后这一辈子就这一个老婆。我儿子把这个替掉了,我儿子说他14岁谈恋爱,现在谈了N次恋爱。

  第二件事,我们在座有很多特别优秀的他们创造了非常辉煌伟大的事业,我本人大家别看写了这么多,但是我引以为傲,当然我认为我非常的幸福,我认为巨大的成功,但是我没有自己去完全投入到所谓的大家狭义的“创业”的词汇上,我没有自己创立公司。虽然清华科技园建设公司是我创建的,然后现在在清华控股担任董事长,也是我担任董事长三年之内资产从580亿到今年6月底1700亿,预计到今年年底的2000亿,这样的一些成绩。但是我自己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或者像你们在座的这些人一样,赫畅、昭赢、于仁国,你们都在完全创造自己的一个企业。我这是一关,但是我很欣慰的都是我儿子补上。

  我儿子出生1994年,大概是在高二的时候,就是这个时节,十一,他回到家里突然跟我讲一件事儿,说老爹,我毕业之后要GAP一年,我根本不懂啥叫GAP,不懂什么叫GAP?他说我读高三之之后不上大学了,我说你干嘛去?他说我创业。16岁的时候。当时就蒙了,然后中国的家长基本上传统的,希望孩子按部就班的走。因为他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出国班,所以我当时等着他申请某一个学校,然后去上学,最后他告诉我不上学。那个十一我就没有过好,其实小孩他妈比我过的还不好,然后我们就讨论怎么办。我就跟他谈,我说你创业水平有什么基础,要做什么?然后就跟我谈了一个项目,要跟一个当时比他大两岁的从美国回来的张林宣,这孩子也是在美国一个名大学录取之后毅然休学,不上了,回到国内撺掇跟他们几个小孩一起玩个事儿。我说这样,能不能让我见你那些好伙伴们,他说行吧,我就请他们吃了一顿饭,一聊一帮挺好的孩子,回来我还是犹豫,然后我就跟我一个朋友,我这个朋友据说刚刚要投于仁国,第三轮融资投了阿里,这哥们儿,因为他从小看到,我们两家小孩一起长大。我说我儿子要不上学,他说绝对不行。当然我从小就放养,从四五年级我就开始不管他,把一切决定权交给他,我说现在我强迫这个事儿基本做不太到。后来跟他探讨到底这个坏处是什么?他说坏处怎么成功,这么小的小孩,完了摔N个跟头,撞多少南墙回头时间就过去了。我说道明兄,我说你说这人一辈子总得撞墙,我说你也撞过,我也撞过,你也摔过跟头我也摔过跟头,我说是早创好还是晚创好?我说16岁就创比26岁撞是不是好一点。他说这一点也有道理,但是你别心疼。我不会心疼,都是他自己走的路。

  于是我就把儿子找来,我说这么多年了,既然你提出来你的决定,你的选择你自己决定。但是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别找我投一分钱,我说我不做你的投资人,你既然要创业就要靠自己;我说第二件事儿,我所控制的,或者我所领导的所有的公司,因为大家知道清华产业的公司不是一间清华控股,大概有几千家公司都是我们各种子公司、分公司,我说所有只要跟清华沾边的不许有合作。我说你答应这两点你就去做,他说我答应,实践证明都答应了,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我儿子,后来包括他找投资人,找的都是我不认识的。之前我跟徐小平、跟薛蛮子还不认识,今天另当别论。他们做的这个项目叫在摇网,做了一年多,也拿到了投资,然后就失败了。还还没等到失败的时候,这小子又自己琢磨琢磨,说不行我还是读书去吧。这一年他挺牛的,在那两年里参加了各种创业大赛,拿了数个奖,包括天津台的《藏龙卧虎》节目,北京台的各种节目,成为一个号称中国最年轻的创业者。但是他觉得为什么没成功?他总结了叫我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很多想法落实到实际中是不够踏实、不够深刻,说我还要读书。那你就读书,自己联系,现在在读书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