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和外卖,因最早被资本视为O2O行业的入口,大量资本涌入,战火直接被BAT点燃。“导致整个市场的扭曲度非常高。”孙浩说。
滴滴、快的的例子证明了:其一,在某些领域,巨头在线上的垄断优势可转移为线下的垄断优势,通过入股来完成对线下的联手瓜分并非不可能;其二,这样被巨头推动而非自由竞争所建立的垄断更易被瓦解。
今年下半年,滴滴快的合并后共融资30亿美元。“最初融资额比这个数额低得多,但背后的投资者希望可以一次性将uber打跑。”一位接近滴滴快的融资案的投资方告诉《财经》记者。但直到现在,他们也未能如愿。
Uber联合创始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表示,今年是Uber在华发展的第二年,在Uber已经进入的中国城市,其市场份额已由最初的1%提升至目前的35%左右。百度战略副总裁金宇称,这说明滴滴快的并没有宽深护城河。不过,CNIT报告称:滴滴专车已占整体市场份额的82%,优步仅11%。战事尚处胶着状态。
即使在完成合并之后,阿里和腾讯的过招仍未停止。表面看来,腾讯青睐的管理团队接管了合并后的公司,但使用哪种支付系统以及各方为打车软件带来的流量可获得多少报酬仍是争议。“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六个月凸显出来。”上述投资者称。
随着百度今年初对Uber的入股,滴滴快的背后的巨头们想尽快结束这场战役的梦想破灭了。一位知情人透露,滴滴目前一个月还要烧1亿多美元。
如果说在出行领域,巨头们还甘心待在幕后。而到了更高频、流量更大的外卖领域,它们已经坐不住了,它们将自己置身其中。
外卖市场中的几大主流玩家:饿了么、美团、百度糯米,再加上起步较晚的口碑网。饿了么的背后是腾讯,口碑和美团背后是阿里(尽管王兴曾多次声明,阿里对美团只是财务而非战略投资)。
“事实上,这场战争在去年底的时候几乎快要结束了。”美团外卖事业部总裁王慧文告诉《财经》记者。在美团与饿了么的战争中,如果让市场自由竞争,美团有充分的信心打赢。“饿了么在去年底的时候资金链几乎快断了。”他说。
美团没有料到的是,这场战斗也不过是BAT的棋局罢了。“最后腾讯跳出来说要支持饿了么把这场侧翼战斗继续打下去,对于腾讯而言,它不希望战争停止。”一位知情人士表示。2015年1月,饿了么宣布获得E轮3.5亿美元融资。
腾讯在关键时刻对饿了么的支持直接改变并延长了战局——今年9月,饿了么宣布完成6.3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超30亿美元。而一路高歌的美团则适逢资本市场寒流,融资至今未落定。“战争远未结束,但对于饿了么而言,那条路只要走下去,就是囚徒困境。”上述人士称。
“因为有BAT的存在,整个市场变得非常的古怪。”到家美食会CEO孙浩说。“10亿美元真的不够花,在这个圈内,数字已经失去意义了。”58同城CEO姚劲波告诉《财经》记者,三年前,他们预估58到家三年亏损3亿元人民币,而现在,他们预计后年一年亏损额就将达到5亿美元。
O2O到店领域,阿里巴巴发力最晚。阿里曾并购O2O网站口碑网,今年将口碑网与淘点点合并,且划入蚂蚁金服旗下,阿里与蚂蚁金服各持50%股份。新口碑网CEO范驰说,他们希望用六个月的时间,在到店业务中做到行业第二,一年内做到第一。明年初,他们会推出到家业务,应该会与京东和58形成直接竞争。
范驰去年10月接手淘宝电影,一天仅卖出1万张票,美团猫眼电影所售票数是它的50倍。六个月之后,淘宝电影已位居行业第二,一天可以售出35万张票。“在价格主导的竞争中,先进入者是没有先发优势的。”他说,今年是口碑成立的第一年,他们可用的营销费用预计在几十亿元人民币左右。
范驰说,口碑也会推出外卖业务,目的之一是为了牵制其他竞争对手。“美团的钱是有限的,他在外卖多投一块钱,在到店业务就会少投一块钱,就这么简单。”阿里巴巴在2011年美团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它5000万美元,而今日,这家公司将美团视为其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截至目前,战争只发生在那些BAT已经完成布局的领域中,而随着巨头在医疗、教育、影视等领域相继布局完成,曾经发生在出行、外卖领域的恶性竞争事件将重复出现。
“这将是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竞争最惨烈的时代。”姚劲波说。
多角关系
包括美团、58、饿了么在内的公司都在计划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和金融产品。当它们羽翼丰满,不再借助巨头的平台和工具时,BAT将更加难以掌控战局
巨头的焦虑和贪婪、二线公司的野心以及荷尔蒙爆棚的行业新秀,组成了这一轮竞争中复杂的多角关系。
腾讯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另一枚棋子大众点评,曾谋求与市场第三名百度糯米结盟,它们想联手攻击美团的根据地——二三线城市的团购业务。而就在一年前,大众点评还希望与美团合并,一位美团的高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给王兴发了一条短信,声明如果王兴接受合并他愿意把主导权让给美团。然而他始终没有收到回复——连一条短信也没有。
根据公开资料,阿里巴巴对美团持股10%左右,阿里曾多次提出控股美团,但遭到拒绝。在此之后,阿里将目标放在了大众点评身上。“彭蕾亲自出马约谈张涛。”一位大众点评的前高层人士称,阿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对美团只是财务投资,对你们才是战略投资”,并且承诺,会给予大众点评最好的资源投入。
阿里意识到了大众点评与大股东腾讯之间的裂缝。上述人士称,腾讯一直承诺大众点评可获得微信的一级入口,而如今这个入口给了京东。除此之外,腾讯副总裁郑志昊空降至大众点评任副总裁,据媒体报道,郑上任之后带来不少腾讯员工,同时,大众点评创始团队成员职权转移至郑。
“对于大众点评而言,最危险的事情不是来自美团,而是腾讯的全面接管。”上述前高层人士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