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三年前提出的“平台、金融、数据”十年战略和三波上市计划,如果按今日布局,未来阿里也许迎来的不是三家上市公司,而是若干家上市公司。庞大的阿里帝国越来越依靠投资扩张版图。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阿里表示将以北京为大本营,推进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战略执行和业务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浙江和杭州政府为了挽留阿里巴巴付出诸多努力,阿里当年打败eBay的关键之一,就是杭州市政府决定对电子商务不征税。而今日阿里此举,意味着这家巨头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它需要的不再是税收和地产的优惠,而是与中央政府、国际市场深度接轨。在过去的一年中,马云随“习李”相继出访了韩国、瑞士等国,并多次代表中国互联网在全球发言。
在争夺线下的过程中,BAT各自拥有支付方式、营销平台、流量支持、B端C端运营能力等优势,因此在短期内它们增速明显。
阿里口碑成立一个月来共接入线下商户数20万,范驰表示,在8月底口碑的日交易笔数突破了100万单,而50天前其日交易笔数才3万;腾讯通过公众号和服务号接入线下商户,目前其公众号数量超过1000万;百度在Q2财报公布时则首次对外公布了其电商化交易额(GMV)数据,百度将去哪儿、百度外卖和百度糯米业务组合为O2O平台,三者共计交易额达4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09%,成为成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平台。
在互联网业界看来,这场战役比想象中要艰难许多,BAT都付出了比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比如百度砸给糯米200亿元,新口碑网CEO范驰则称仅今年口碑的投入预计就将在百亿元。
BAT三家,百度和腾讯对线下的布局更偏重于生活服务领域,它们围绕着各自的核心优势布局,主题都是“连接”,只是心态、阶段不同而做法各异。而阿里的关键词则从“控局”回归到做商业社会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开战
“因为有BAT的存在,整个市场变得非常的古怪。”到家美食会CEO孙浩说
2015年7月的一个正午,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在午宴中与一位年轻的创业者相识,经过短暂的单独交谈之后,这名以决策谨慎而著称的企业家当场提出了入股要求。当晚,百度下了投资意向书,第二天,过桥款直接打到了对方的账户上。
e袋洗是这一轮O2O浪潮中的典型公司,他们上门帮用户取送衣物,然后送到合作的洗衣店进行清洗,在这里,清洗一件衣服只需要几块钱。事实上,这并不是百度对这家公司的第一次出价,在首轮竞价中,它输给了另一位巨头——腾讯。腾讯在e袋洗诞生的早期就投资了这家公司,他们希望在此轮融资中加注,并且联盟了腾讯系的其他成员——京东和58同城。
“交易始于腾讯系公司的一次聚会,”来自京东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Pony把刘强东和姚劲波叫到一起,把e袋洗推荐给了这两位CEO,并且说服他们参与进来。”
一位腾讯战略投资部门的人士称,他们更希望由腾讯系的成员来接盘自己所投资的公司,而不是转手送给百度和阿里巴巴。于是,腾讯、京东、58同城三家共同给出了一个报价,它们的出价比第一轮百度的要高,这直接打动了e袋洗。
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折。京东到家副总裁邓天卓告诉《财经》记者,e袋洗希望京东和58可以承诺不做竞争业务。“我们没法同意,我们需要保持竞争的活力。”邓天卓说。
京东和58同城都是这一轮O2O竞争中的参与者,它们同样野心勃勃。前者上线了京东到家,后者推出58到家,它们都想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大入口。
e袋洗董事长张荣耀告诉《财经》记者,那段时间非常煎熬,他先是拒绝了阿里巴巴的入股需求,“因为阿里更想控股”。而接受京东和58投资的好处在于未来风险会变小。“但说到底,他们对我的定位不过是自己大平台中的一个垂直入口而已。” 而今天的e袋洗并非只是一个垂直服务提供商,他们在实验共享经济,同样想成为入口。
关键时刻,李彦宏用一次午餐,比首轮高不少的价格以及极高的诚意直接扭转局面。最终,e袋洗放弃腾讯,转投百度。8月,这家成立两年的公司宣布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百度领投,估值5亿美元。
这一幕并不罕见——正如巨头们总是在线上狭路相逢一样,他们在线下也总是相遇。
“从去年初到今年中资本市场危机之前,巨头们急不可耐。”一位O2O领域的创业者告诉《财经》记者,去年他去见BAT中的一家,谈完临出门之前,对方说要考虑考虑。“出门走了200米,他们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回来吧,签约’。”
丁香园是中国最大的医生社区平台,他们最新的想法是在全国开设线下诊所。2014年丁香园拒绝百度,拿了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一位知情人士称,错失丁香园后,百度在全国撒网寻找类似公司,“最后百度找到一家不知名的位于福建的医疗服务平台,被投公司看出对方的急迫,在签约前夜直接将价码抬高数倍”。当然,他们如愿了。
在过去数年中,BAT囤积了大量的现金,百度有120亿美元现金,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公开信中说,他们拥有上千亿元的现金储备。当每个巨头都希望在各自体系内形成全方位的布局,这直接导致——原先一个垂直行业经过自由竞争只存活一到两家领头企业,而BAT的进入,令局面变成了三足鼎力,胶着时间更长,烧钱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