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马上拿出了笔记本,这是他大学时代养成的习惯。他把脑子里闪过的创意都记在笔记本上,根据选择业种的条件一一分条列出:
做事业如果赚不了钱就没有意义.
是不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未来50年能否专注于这一行业?
不能是需要庞大资本的行业。
是年轻、有优势的事业。
将来一定要成为企业集团的核心。
要做别人都想不到的生意。
10年以内至少做到日本第一。
事业成功的钥匙是具有让他人幸福的信念。
要在20世纪后半期走向世界。
孙正义一共列了25条,这25条从表面看都只是理所当然的经营哲学。但孙正义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把每一种事业选择都加上了自己调查得到的指标。按行业分门别类的文件资料,每一种都有近40厘米厚。40种行业资料累积起来足有几米厚。孙正义决定倾其一生精力,投入到总指标最高的那项事业中。
公司的屋顶是一层镀锌铁皮,屋里一个装苹果的箱子被当作演讲台。孙正义站在“讲台”上面,饱含激情地对他的两个员工说道:“公司营业额5年要达到100亿(日元),10年要达到500亿(日元)。总有一天,我们要把公司做到营业额像豆腐一样一丁一丁(日语中“丁”和“兆”同音)的!”
老板发此豪言壮语,两个员工只得默默听着,可是每天听这样的话,他们就有点受不了了。不久,雇员和打工者都离他而去,他们对狂热的孙正义不抱希望了。
3.出版业,一个凄美的梦
孙正义因为出版《个人电脑图书馆》而打出明堂,让软银名声鹊起。但是,1982年,业务蒸蒸日上的日本软件银行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
正义当时想在很受欢迎的三家电脑杂志《I/O》、《ASCII》、《微软》上为自己的日本软件银行刊登广告。要扩大软件的流通,广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