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此时冒出了个郎咸平,其在2004年8月份的《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中披露了顾雏军“3亿元撬动了138亿元的国有资产”,存在“严重侵吞国有资产”的事实。
此后开始了漫长的“郎顾之争”,在这一争论中,一定程度上,顾雏军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在大家本以为这场争论将会不了了之之际,2005年行情急剧变化。德勤会计师行拒绝续任科龙审计师,并指出其销售收入存在的多个可疑支出,由此导致作为格林柯尔系支柱的科龙电器在2004年1至9月底净利润尚且超过2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0.20元的情况下,居然发出2004年全年预亏6000万元的预警公告。随后又爆出了科龙电器有13.78亿元应收账款被疑挪用的消息。
由于资金链紧张,科龙的正常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最繁忙的夏季到来之际,科龙居然做出了减产的决定,销售收入同比下滑50%以上。可以说,作为中国最老牌和最大的空调企业的科龙,在顾雏军手里,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但是遭遇危机的并不仅仅是科龙一家。亚星、美菱等格林柯尔系企业或者因为被顾雏军挪用资金,或者受科龙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被卷入了丑闻之中。
当然,最让顾雏军担心的事情还是中国证监会的调查。于是,顾雏军开始秘密卖掉旗下部分企业以求自救。但是,顾雏军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在中国证监会调查结果出来的前夕——2005年7月29日,顾雏军在首都国际机场被秘密逮捕。顾雏军也从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变成了“涉嫌侵吞国有资产”的罪人。
没有了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也在瞬间开始了分崩离析。其收购的各个企业要么加紧了脱离运动,要么就是起诉格林柯尔。
最后,格林柯尔系以其主力科龙被卖给海信,美菱被卖给长虹的下场退出了历史舞台。顾雏军的命运也终于被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