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鸿斌:从平民到亿万富豪

   2023-06-15 互联网2960


  那段日子很清苦,可是彭鸿斌很快乐。有一次,通县的客户要计算机,他蹬上三轮车去送货,来回70多公里。回程夜深,天空飘起细雨,衣服湿透,彭鸿斌却骑着三轮大声嚎着流行歌曲,脚下蹬得飞快。

  徐鹏是他同村长大的伙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绵阳的一家军工厂跑民品销售。听说徐鹏要辞职下海,彭鸿斌寄信去鼓励,信里只有两句话:“我们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

  他转遍了北京城寻找商机。有一次,他为自己的公司揽到了几笔家具生意。在新的天地里,他隐隐约约感到建筑装饰行业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做生意也有倒霉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湖北汉川人要了他们一批一万多元的货,声称货到汇款。可是货还在路上,那家伙就来电说,产品品质不好,让带钱过去给他装卸费才能运回来。明明是还想骗一道。彭鸿斌忍痛赔了一万多。后来才知道,汉川的骗子不知骗了全国多少人!

  还开过一个饭馆,店名“大风”,名字起得不吉利,被“吹走”几千元了事。

  两年东奔西突,虽挣钱不多,但交友不少,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找到了做生意的基本感觉,最重要的是完成了从外交官到商人的角色转换。

  1995年5月,他开始有了些初步的原始积累,于是关闭了自己的公司,自费到欧洲进行商务旅游。

  他决心找到一个有模有样的新时代商机。

  梦想是创造之母

  彭鸿斌盘算:寻找新商机。彭鸿斌要到欧洲去旅游,去看看人类工业文明的发源地,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工作、怎样生活的。

  彭鸿斌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知识不等于见识,只有有见识的人才能成功,而见识是由“知识+阅历+领悟”三大要素构成的。现在,他就要行万里路到欧洲去阅历一番。

  办签证时遇到了麻烦,没有外国人的邀请函和担保书。心怀伟大梦想的彭鸿斌没有被难倒。他用流利的英语对英国大使馆的签证官说,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还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狄更斯、雪莱———我从小就喜欢读《呼啸山庄》、《双城记》,现在,我想去看看这个伟大的国家。矜持的英国人笑了,他从没有听过这样友善的签证理由,于是很绅士地“OK”放行了。赞美但不谄媚,这也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