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做书需要超前意识

   2023-03-08 互联网4570
核心提示:《财经时报》:2006年的图书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石涛:2006年图书市场的趋势会持续2005年的平稳状态,至于有没有畅销书还

《财经时报》:2006年的图书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石涛:2006年图书市场的趋势会持续2005年的平稳状态,至于有没有“畅销书”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我个人认为文学类图书如果在2006年能够“杀”出一两匹“黑马”来,那文学类图书还是有可能出现畅销书的。这样的“黑马”也可能是成名作家推出的“新作”,也可能是新“冒”出来的作家。

  《财经时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市场相比,中国当下的图书市场发展得如何?

  石涛:西方的图书市场已经很成熟,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西方的图书市场可以发现,西方的畅销书多是在类型榜中较量,它的图书市场划分很细、很成熟,读者群也成熟。

  中国未来的图书市场肯定也是成熟的类型市场格局。因为当下的中国图书市场并不成熟,读者群也不成熟,读者群不成熟表现在读者并不是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

  而决定类型市场的实质是读者群的成熟,比如惊悚、青春、历史等,我预计当下的中国图书市场形成这样的市场格局大概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

  另外,“超级畅销书”是超越类型市场的。

  《财经时报》:你怎么看待民营书商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价值?

  石涛:他们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确实也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民营书商如果想杀出一条“血路”,我觉得与出版社进行深度合作应该是比较好的一条途径。

  这种合作应该是深度的、全面的,从选题、营销,到资本层面、利益分配等等。这种合作肯定会存在着两种力量的博奕,因为双方都有清晰的定位,这种合作的结局应该是双赢互利的。

  《财经时报》:像贝塔斯曼这样的出版巨头已经加快了进入中国出版业的步伐,他们的进入会对未来的中国出版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石涛:当前贝塔斯曼在中国的运作形式还仅仅停留在“书友会”上,但它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进入上游。不过他们的进入在未来也仅仅是资本的进入,不会对文化产生致命的影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