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养蛋鸡赚钱吗_蛋鸡养殖新技术_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2023-01-12 互联网8430


(三)移动
1.小母鸡生长过程中,因饲养管理需要,必须进行移动扩群,以防止密度过大,饲养至16周龄左右,再移动至蛋鸡舍。
2.移动小母鸡,因环境改变,及捉鸡的应激,容易诱发疾病,建议利用夜间进行,因鸡只在夜晚,不易惊动,容易捕捉。
3.移动后,注意防风保温。
4.在移动前应清洗鸡舍及消毒,在移动小鸡后,利用天气较佳,且暖和的中午,施行(碘液)喷雾消毒。
5.移动前后2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抗生素。
(四)换料
小母鸡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所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及时更换饲料,以保证小母鸡在12周龄前完成90%的骨骼发育,换料时要逐渐过渡。
二、13–18周龄的饲养管理
小鸡
在这段育成期间,小母鸡已进入中鸡、大鸡的育成期,由于品种技术的改良鸡的体型较小,初产期亦提早,所以在饲养管理上,亦有所改变;为了使小母鸡在18周龄达到标准体重,建议使用中鸡料,到初产为止。 小母鸡在育成期到初产,必要完成的两项重要工作,其一是检视体重和骨架发育。 其二是疾病的防疫接种计划。
(一)检视体重和骨架发育
在小母鸡的育成工作,主要是养成一批健康精壮整齐度高的小母鸡,且符合标准的体重与骨骼发育目标。 目的是:1.增加初产时蛋重。2.更高的产蛋高峰。3.维持更长久的产蛋高峰。
1.体重的测定:鸡的育成要求达到标准体重外,亦应着重于体重均一性,小母鸡在4周龄后,每2周测定一次,以克为单位。
鸡群的平均体重上下10%的鸡数,达80%以上,代表是一批发育整齐且良好的鸡群。
2.骨架发育的测定:小母鸡4周龄开始,每2周测量1次骨架发育,一般是测量脚胫的长度,由足掌至踝关节的部位,以公分为单位,至少应有90 %的鸡脚胫长度在标准长度上下5%。
如果测定结果和目标体重及骨架标准的差距过大,或者整齐度差的话就应找出原因,是否剪嘴不良、密度大、过冷或过热、疾病、内外寄生虫感染、营养不足或给料不均、通风不良等。
小鸡如体重不足,应增营养,直到体重达到标准。 若超重可降低营养或实施限饲计划。
(二)疾病的防疫接种计划
疾病的发生归类有传染病(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霉菌性等),及中毒性疾病,或营养缺乏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它特有的征候,因此管理者应随时观察鸡群状况,及早发现鸡病的发生,并请兽医师给予适当的诊治。
1.疾病发生的征候
(1)精神不振食料量减少。
(2)鸡只开口呼吸,发奇声(夜间观察)。
(3)排异样便。
(4)产蛋下降,无壳蛋增加。(产蛋期)
(5)鸡死亡数异常增加。
(6)鸡站立不稳。
(7)外观眼睑浮肿、流鼻水、鸡冠发痘或萎缩或变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