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投资者相比可能分配的股利、股息,更重视该企业未来的远景或市场占有率。
2.在上述经营背景下,日本企业高层决策者能以较长远眼光来从事经营管理,而在经营策略方面,日本企业大致重视经营资源的累积。
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日本企业经营者较相信自己企业所培养出来的关系企业。因此,从整体经营策略观点来看,日本企业不会将购并或撤退的策略,列为主要的经营策略(除非是施以救济型的收购或短期内想扩大其海外事业部门,才会考虑)。
日本企业的战后经营重点--对生产技术的保有和提高
以佳能公司为例,佳能的经营策略重点,是以制造危机意识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士气,以协力精神来发挥经营管理的效率与创造力,并掌握未来的动向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佳能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经营策略,就是始终对于未来的5-7年之间应推出何种商品、制造这些商品需要哪些技术、如何掌握自身生产技术的本质、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做深入的探讨与确实的掌握。
日本企业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方式
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变化或危机,美国企业是以市场、组织的自然功能来调节变化,而日本则以形成企业间的合作网来应对环境所带来的变化。
日本企业善于运用企业间的合作网来进行尖端科技的开发工作,例如富士通、日立、三菱电机、NEC、东芝共同合作开发超级LSI技术。
日本企业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经常透过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提高生产力。美国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以一贯性生产为主,日本则透过关系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展开高生产、高质量的生产实力。
日本企业的商品营销业务是经由紧密的组织网来展开的。
日本企业经营特征--集团主义
集团主义下的共同体逻辑
个人在为团体或社会奉献时,若觉得自己的奉献与企业或国家的竞争优势有关,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我的实现,甚至生命价值的永恒。日本企业除了培养自己的企业集团分子外,并透过主要往来银行的体系,形成企业间的集团,并藉以增加企业发展的机会与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