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会做产品品牌

   2023-10-05 互联网2150


  这样的惯性思维在延续着,让更多的人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可以赚取利润的品牌利益可以获得保护?我们知道,品牌利益是情感的利益凝结,就是该产品所对应的消费者对品牌的一种情感的复出,而这种付出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是谁评估出来的,而是消费者的一种感受,评估只是一种第三方的客观评价,他对任何一个品牌都是公平的,它可以鼓励那些后进的品牌努力在消费者心中完善形象,靠市场的作用争创自己的品牌天地。

  品牌的利益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而凝结情感的过程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消费者如何理解没有对和错的区别,只有价值观的认同,企业为了获取消费者的认同,一定是以消费者的认同为依据去完善自身的品牌,而这样的情感认同获得的市场利润不可能,也不会获得批准和保护,市场是公平的,就像两个人在谈恋爱,双方的情感认同或者不认同,国家不可能去干涉一样,今天你们两个很好,明天你们情感不好都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好和不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问题,它不是一个永久性的结论。

  在塑造品牌的这个问题上,很多企业存在着误区,认为我的品牌已经是知名度很大了,并获得了知名商标的称号,我就是一个著名的品牌了,还有些企业从一个很小的企业突飞猛进发展起来,有些甚至发展成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以,更认为自己是知名品牌了,要知道产品卖得多和少和品牌的价值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要看你的品牌能够卖出多少钱。我听说“脑白金”这个品牌也被评估出很多价值,真不知道是如何评估的,这个产品在保健产品这个市场上没有去塑造,而塑造到礼品市场上去了,如何品牌也有价值?如果这个品牌不叫脑白金,而叫“白金”,那么这个品牌还是可以扩张到礼品市场上去的。

  中国的品牌移情别恋

  说到品牌的塑造没有结果,我想做一些说明,首先要说明的是品牌是对应消费者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是有目标的,他的好感存在于消费者的心中,而这个消费者是一个群体,是一个被产品对应的固化的群体,这个群体不是游动的,也不是今天可以是他,明天又改成她的问题,就像我们谈恋爱一样,不能今天我把所有的情感给这个人,明天又把所有的情感换一个人给出去,他都是对应的,这个群体不是想换就换的,找选择对了群体,就要一往无前的为了这个群体的情感去对应着完善自身的品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米奇妙”的品牌放到成年人的西装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肯定不行,他们为儿童的情感所接受,但并不能被成年人的情感所接受,原因是该品牌对应的群体就是儿童。对于中国的产品来说,对应的群体经常会发生变化,娃哈哈这个品牌本身就是一个儿童化的品牌,在群体不改变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做很多产品的扩张,但就是不能扩张群体,因为群体如果改变企业就要对应着改变诉求的所有语言和推广方式,而以往已经凝结而成的情感结果就要放弃掉,我相信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这样去做。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很多的企业在产品线的延伸上已经忽视了品牌的作用,造成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混乱,让所对应的群体不知所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