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者的呐喊:“我不愿闲成猪,我要创业”

   2023-08-21 互联网2420
核心提示:  清晨6:30分,南国冬天的天空还没有亮透,小张已经被梦想的闹铃唤醒。他静悄悄地洗漱、穿衣、阖上房门,以免吵醒睡梦中的父

  清晨6:30分,南国冬天的天空还没有亮透,小张已经被梦想的闹铃唤醒。他静悄悄地洗漱、穿衣、阖上房门,以免吵醒睡梦中的父母。这个23岁的大男孩,开着电动车到离家7公里的农贸市场,亲自为他的快餐店采购食材。几个月下来,哪家的蔬菜实惠、哪家的猪肉新鲜,他都了如指掌。精打细算一番后,他要扛着几十斤重的原材料到店里,开始一天的忙活儿。


“买菜、洗菜、切菜、调料、炒菜,都得自己来,很像‘师奶’(家庭主妇),没办法,创业刚开始,什么都得自己来。”空荡荡的厨房只有小张一人张罗着,但调料瓶、碗筷、厨具,全部摆放的整整齐齐,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大男孩在操持。

  创业的动力:太年轻,不能浪费生命

小张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三个月前辞掉了工作,和朋友小黎合伙开办了一家快餐店,对象瞄准附近的大学生和工厂工人,而创业资金则来自于两人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积蓄。

“当时想着,再不创业就老了,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手头上拿着2、3万,就开始租房子和买设备。说做就做,没有太多顾虑。”说起当初创业的那股劲头,小张脸上洋溢着幸福感。

“做这家快餐店之前,我是一家大型商业中心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维护,是一份和我大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是实在太闲了,我受不了,我这么年轻,为什么要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这不是浪费生命吗?”小张告诉记者创业的起因。

小黎是小张的朋友,同样有着饱满的创业热情,同样热爱餐饮业。他放弃某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指标,和小张一起编织这个“创业梦”。

两人在惠州大学附近租了一家1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做外卖快餐,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随着微信订餐平台的推出,这家快餐店从同行竞争者重脱颖而出,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订单量从每天的10来份蹿升到300多份,让这两个创业者首次尝到了甜头。一个月后,小张将店铺面积扩大到80平方米。

“看着订单量上去了,店铺也越做越大,自己的心也就踏实了。”小张说。

  创业的艰辛:开着电动车也能睡着

这家能在微信上订餐的快餐店随即在校园传开,小张的快餐店成了惠大校园里小有名气的快餐厅。小张和小黎深谙新媒体的营销之路为他们带来的财富,为了积累客户群体,“转发送饮料”、“抽奖”成了他们维持热度的新手段。

随着快餐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人手不足的压力也愈发体现出来。由于快餐店地处郊区,没有竞争力的薪资很难请来熟手的帮工,而“高薪聘大妈”又影响利润,两人只好硬着头皮顶上。

“每晚都得忙到11点以后,我感觉自己已经把这辈子要洗的碗都洗完了。”小黎搓着已经粗糙的手,无奈地笑了。

“下班的时候已经身心疲惫,有一次骑电动车回家,竟然在路上睡着了,撞到电线杆上。为了安全起见,自那以后我们都一边骑车,一边带着耳机进行电话会议,商量第二天的原料清单,一来避免睡着,二来对方若有什么闪失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小张笑着说。

  创业的孤独:和父母已经几乎不说话

连续丢了两辆车,送外卖的路上无数次被雨淋得全身湿透,房东不肯续租......两人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将快餐店的收益平分,也只够两人勉强维持生计。问起两人是否想过放弃,他们都坚定地摇摇头。

生意的经营压力已经让两个年轻人几乎喘不过气,回到家里,他们还有面对家人的抗议。

“父母肯定是反对的,我现在赚不到多少钱,每天却‘累成狗’,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辞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所有总是吵架,现在已经几乎不说话了。”说起父母的反对,小张的表情变得沉重,他又补充道:“可能他们心里很担心我吧,每晚听见我回家开门的声音以后,他们才放心睡下。”

每天忙乎店里的事情,小张甚至没有时间去看一场电影、和朋友打一场球,更没时间在这个朝气蓬勃的美好年华谈一场恋爱。创业的滋味有多苦,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

  创业之梦:打造一个驰名珠三角的品牌

小张和小黎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投机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辛勤地编织着这个梦想。

“我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辐射珠三角。”小张满怀大致地说。

小张认为,人应该积极向上,总有个目标追寻,这样的人生才精彩。正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精彩的人生,小张勇敢地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合伙人小黎注意到了近日针对公务员的一些报道,他调侃道:“媒体说公务员3个闲成猪、2个累成狗”,身边做公务员的同学告诉我,累成狗的那两个也快变成机器人了,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如今,房东以提高租金为借口将店铺收回,但小张并不感到迷茫,“目标是很明确的,继续打造我们的品牌。现在有很多政策支持,天无绝人之路嘛,哈哈。”

恰逢2014年春节,说起新春愿望,除了希望创业这条路能走得更顺,最希望得到父母和社会的认可。 


  后记:小城的“不安分者”

在惠州这片热土上,人民追求幸福、梦想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惠州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2678亿元,位列珠三角首位。据权威数据显示,惠州多次被评为珠三角幸福感最强的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才为年轻人勇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枷锁、追寻梦想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各行各业中燃烧热情,发光发热,提升着这个3、4线城市的活力。目前,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原创手工艺作品坊、画室、休闲咖啡厅、特色餐饮店,以至高成本投入的密室逃脱主题店,很多都由年轻创业者在经营着。

据媒体报道,青年人创业得到惠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张口中的“政策支持”是指,惠州共青团搭建青年创业就业实践平台,实行“10+100计划”,建设10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基地,跟踪服务10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为创业青年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搭建青工手机学堂、青年夜校、手机报等线上培训平台,覆盖全市17.7万学校在读青少年、1.5万青年产业工人和500位青年企业家。(记者吉媛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