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宁明县那楠乡驮英村六域屯采访,看见黄振音、陆统权等几个农民正在烈日下采挖和装运茯苓,虽然汗珠不停地从他们的脸颊上流下来,但收获的价值10多万元的1.5万多公斤茯苓让他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这是那楠乡农民种植茯苓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那楠乡林木资源较为丰富,全乡林业面积达84万亩。该乡利用山多林广的优势,鼓励农民发展中草药种植、养殖蜜蜂等林下经济,增加收入。近年来,农民把目光瞄准了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的茯苓种植,并取得了成功,走上了致富路。
变废为宝巧用松蔸种茯苓
“用一文不值的松树根种出名贵中药材茯苓,不用经常护理,种一次就可以收获两批,投资少、产量高、收入可观,比割松脂划算多了!”说这话的是陆华南,那楠乡政府的一名中年干部,也是当地种植茯苓的带头人之一。

2009年春天,陆华南下村工作时看到一片已经被采伐的林地,光秃秃的地面裸露出一根根松树根。他想,这些松树根能不能利用起来做些什么呢?经多方打听,陆华南得知松树根可以用来种植名贵中药材茯苓。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他先后多次到湖南怀化学习茯苓栽培和管理技术,并购进茯苓菌丝种子,在那楠乡进行试种。经过精心栽培、管理,当年他成功地采挖出大块大块的茯苓,收入近万元。
试种成功让陆华南在惊喜之余对种植茯苓充满了信心,他在康峙村、古优村等地大规模扩种茯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