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女工锁定芦荟种植业 找专家学习芦荟种植创千万元产业

   2023-06-15 互联网3270
核心提示:  下岗之后白手起家,13年的时间,她实现了财富的三次飞跃。在外人眼中,这个叫潘英娟的常州女人绝非等闲之辈。可当初,她连帮

  下岗之后白手起家,13年的时间,她实现了财富的三次飞跃。在外人眼中,这个叫潘英娟的常州女人绝非等闲之辈。可当初,她连帮丈夫卖瓜子都赚不到钱。十三年,是什么让潘英娟发生如此转变的?

  记者近日来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的特色果蔬园区时,潘英娟正忙着招呼游客们品尝蔬菜新品种。

芦荟种植技术

  锁定芦荟 独闯上海寻专家

  1999年,下岗的潘英娟跟着丈夫一起做起了瓜子批发生意。可卖了几次,丈夫孟金林就发现,她光有傻力气,脑袋不会拐弯。“打个比方吧,大家成本价是三块钱,我说不能低于三块卖,她就三块卖。”

  就在大伙一致认定潘英娟不是挣钱的料子时,潘英娟竟然要去自己做买卖。

  “看到个广告,说芦荟可以食用药用美容。”潘英娟看上的竟然是芦荟。1999年,常州市还没有人规模化种植芦荟,究竟怎么种,市场又在哪儿,潘英娟一无所知。

  然而,趁着丈夫到内蒙古进瓜子的半个月,潘英娟在邹区镇租了两分地,又托人从上海买了110棵芦荟种在地里。等丈夫回到家,她已经把生米煮成了熟饭。

芦荟种植基地

  可潘英娟对芦荟种植一窍不通,下过一场雨后,芦荟全都烂在了地里。

  一次偶然,潘英娟得知,上海交大有个叫顾文祥的教授,是世界芦荟协会的负责人。她用了3天时间,硬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找到了顾教授,也找到了赚钱的法宝。“这个芦荟的胶,拉得越长越好,越黏越好。这是最简单,最实惠,检测芦荟质量的方法。”

  回家之后,潘英娟按照顾教授的指导,解决了芦荟腐烂的问题,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潘英娟把芦荟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