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美伦:“这个是本地牛,我们这个牛在山上更牢固。”
虽然大家都这么说,可韩亚飞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他把卖回来的小牛,放养在山上,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赶回来,让小牛有个适应的过程,后来小牛犊渐渐适应了山里的环境,跟当地的黄牛一起放养在山上。一年后,韩亚飞发现了可喜的变化,买来新品种的牛果然长得快。
韩亚飞:“买来的,比当地的确实长得快,我们当地的一般要三年,像我们这里大概有20个月就可以卖的,两年不到我就可以出售了已经。”
施定海:“改变就是一个品种改良,一个规模再扩大一点,我们现在的牛不愁销,你家里有多少货,我们到过年的时候全部订光,像去年这个村上我买十斤吃,买不到。”
看到韩亚飞买回来的新品种,两年就可以买了,而且确实放养的体格大一些,让村民打消了对外地品种的顾虑,到2008年,曹正明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
曹正明:“最好是搞两个种牛,大一点的公牛进来配配种,这个牛可以长大一点。”
记者采访的时候,曹正明正好到山里看牛,没想到却给他了一个惊喜,原来他前几天赶进山的牛添了五头小牛!
曹正明:“有的时候,添五个十个,刚才在山上赶下来,添了5个小牛。”
这些小牛正是曹正明引进的新品种牛,没有想到刚进山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开始繁育下一代了,现在不仅仅是在槐坎乡,附近乡镇的很多村民也认识到散养黄牛的好效益,纷纷开始用这样的方式养殖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