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起家养殖野鸡创业史 一波三折最终积累百万资金

   2023-10-05 互联网2230

野鸡养殖技术

  第二天,他们瞒着父亲将家里仅有的两头大肥猪卖了再凑齐2000元钱,弟弟蓝招宝怀揣这笔钱一路啃馒头去外地学习,10多天后买回来10只山鸡蛋,到家时已身无分文。“30元一个蛋?”一辈子在穷山村度日的老父亲听了差点晕过去,又气又急,抡起巴掌就朝蓝招宝脸上去,做儿子的只好含泪默默走开。

  蓝招宝用家里的母鸡孵蛋,可野鸡没孵出来,村里一场鸡瘟使他家的母鸡也死未。情急之下,蓝招衍从邻村一位朋友那里以每天5角钱的代价租来一只母鸡孵蛋,可没孵几天又死亡了,临时只好用热水孵化,几经折腾,前后孵出7只雏鸡,当他托起毛绒绒的小生命时,泪水从他被熬红的双眼夺眶而出。他把小鸡放在猪舍里饲养,喂的是五谷杂粮,就连他母亲服中药熬剩下的药渣也喂给野鸡吃,反而使鸡很少生病。期间雏鸡被老鼠咬死了几只,最后只剩下3只成鸡。

  由于历史的原因,1990年那时,村民们的观念十分陈旧落后,蓝氏兄弟花2000块钱只饲养了3只野鸡,被人们认为是“傻蛋”,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一天,两个村民在小饭馆吃饭,话题自然围绕着蓝氏兄弟养野鸡侃谈起来,他们的谈话被一个也在饭馆里吃饭的广东人听到了,此人姓陈,专门收购各种野生动物,便在他们指点下找到了蓝家,想以每只65元的价格买下3只野鸡。当心细的蓝招衍打听到广东那边吃野味的人多,经营野味的酒家无不生意红火,餐饮业对野鸡的需求量大得惊人的情况时,便无论如何不肯卖掉这3只野鸡了。因为他发现野鸡抗病力特强,能抵抗几次的鸡瘟,且青草、药渣、米糠都吃,如今市场又好。于是他果断想办法贷款1万元,批量购进了野鸡和同是野味的鹧鸪进行饲养,成活率达98%,结果产品一出来就被酒家抢购,当年不但收回了投资,还净赚2万块钱。

  就这样,蓝氏兄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写下了他们艰苦创业史的第一笔,从此改写了他们的命运。

  一波三折,低谷中重新崛起

  由于珍禽市场很火爆,效益连年翻番。经过3年的发展,山下那幢风雨剥蚀的百年老屋和屋里屋外一排排简陋的鸡舍,已无法容下不断扩大的珍禽规模,于是在市、县、镇领导的支持下,将养殖场搬迁到荒山上,并于1993年5月挂牌成立了“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短短三年,他们已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雄心勃发,朝着更宏大的目标迈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