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起家养殖野鸡创业史 一波三折最终积累百万资金

   2023-10-05 互联网2230
核心提示:蓝招衍是畲族客家人,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蓝屋村。那里山峦起伏,自古以来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当地村民世代沿袭住在一朵朵状如蘑菇形的土楼群里,如今那土楼便成了名扬天下的独特人文

  在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土地上,一个有名气的医生扔掉“铁饭碗”,在农村一片荒山上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名优产品,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肥料,却能保持高盈利,没有一点废物,实现养殖、种植、深加工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经济效益是一般企业和种、养场的几倍。 以其创业事迹为原型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土楼人家》在中央台各套播出后,他的生态农业便成为全国众多投资者和各级政府,在加入WTO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典范。

野鸡养殖

  从土楼里飞出来的大鹏鸟

  2000元起家的创业史

  蓝招衍是畲族客家人,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蓝屋村。那里山峦起伏,自古以来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当地村民世代沿袭住在一朵朵状如蘑菇形的土楼群里,如今那土楼便成了名扬天下的独特人文景观和世界遗产。

  蓝招衍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排行老大。因为家里穷,加上母亲长期患病,从幼时起,打猪草和养牛成了他的必修课。特殊的生存环境,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组织能力。1984年他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医院工作,次年入党,而且很快就成为医院的骨干。

野鸡养殖前景

  蓝招衍的弟弟蓝招宝,1988年高考落榜后不甘寂寞,种药材,养鱼,办工厂,做买卖都失败,使原来贫穷的家雪上加霜,他成了父亲眼里的败家子。许是苍天有眼,就在蓝家境况窘迫时,一个信息给了蓝氏兄弟命运的转机。1990年的一天,蓝招衍和几位朋友在饭馆吃饭,见这家饭馆老板花45元从一个猎人手里买了只死野鸡,这情景让他怦然心动,他想,一只死野鸡就能卖这么好的价钱,如果养野鸡岂不很快可脱贫致富?事有凑巧,没过几天他又在报纸上看到“山珍野味畅销,养殖珍禽可致富”的信息,兄弟俩一合计,决定养野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