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光大研究所王云表示,北京市场的格局近期不会发生改变,然而竞争主体的利润却会受到影响。一方面,酿造啤酒的原材料价格上升,生产用水和煤以及运输费也大涨,啤酒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而且,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啤酒生产企业的营销费用逐年增加。因此,啤酒生产企业能否实现成本向消费者转移成为影响整个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北京设厂的啤酒制造商只有“燕京”、“青岛”和“北京啤酒朝日”:
★燕京啤酒1980年北京建厂,有南北两个生产厂。以低端啤酒为主,中高端啤酒占总销售量的不到三成,但低端啤酒和中高端啤酒在北京占据份额都超过90%。
★青岛啤酒:2000年收购“北京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和“北京三环亚太啤酒有限公司”2004年改造两个厂使其具备生产“青岛”啤酒的条件。2005年青岛啤酒正式在北京市场推出三环、五星生产的青岛“大优”。另外,总部于2月停止了之前供应北京市场的“青啤1903”和“青啤大众”两种产品的生产。而三环、五星生产的原品牌啤酒销往外地,不供应北京市场。
★北京啤酒:创建于1941年,1980年代,在北京市场的份额达到了80%以上。1993年,北京啤酒与中策集团的下属企业香港中策合资,在燕京啤酒的强势攻击下,北京啤酒败下阵来。1996年,朝日啤酒购入香港中策拥有的北京啤酒55%股权。2003年4月,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将其工厂搬迁到怀柔,2004年5月投资3.3亿元的北京啤酒怀柔新工程正式投产,利用朝日的技术全部生产生啤重新进攻北京市场,目前北京啤酒主要定位中高档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