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面对对手围逼如何保持不败优势

   2023-11-15 互联网1760


  11°清爽型一直是燕京啤酒称霸北京的独门武器。但全国最大的啤酒制造商——青岛啤酒收购三环、五星两家北京啤酒生产商后,开始打破这一局面。青岛啤酒去年调整了这两家啤酒厂的生产线,于年初推出了本地生产的低价位“大优”啤酒,直接供应北京本土市场。仅仅通过两个月的铺货准备,在很多社区的小卖部已经可以看到“大优”的身影,它们和燕京11°清爽型啤酒摆在一起,并且以稍低的1.5元/瓶的价格争夺市场。

  为了在北京市场上集中发力,青岛啤酒总部甚至在2月停止了另外一种低端啤酒——“青岛大众”的生产。

  面对青岛啤酒的步步为营,燕京啤酒不准备推出新品应战。丁广学认为,燕京11°清爽型啤酒在北京低端市场近20年来所向披靡,在对抗其他的对手时一直显示着它的过人威力。去年夏天,重返北京市场的“北京啤酒”1995年与日本朝日啤酒合资在各大超市、社区大规模派送生啤等优惠活动,一度以低价模糊高端啤酒与低端啤酒之间的界线,也没能震撼燕京啤酒作为当地市场主宰者的地位。鉴于目前绝对的竞争优势,燕京啤酒只决定给11°清爽啤酒做些小小的“外形手术”。

  2004年7月开始,所有11°清爽型啤酒的商标由原来简单的椭圆形全部换成方形商标,并且增加顶标;在此之前,燕京啤酒还把这一商标的印刷方式由胶印改成了柔版印刷,瓶盖由原来的单环改成双环,耐内压由原来的6公斤提高到10公斤;在啤酒包装瓶方面,一直以来,11°清爽型啤酒的包装瓶主要是周转瓶生产的。通常,这一种啤酒从生产车间出发,一周后,啤酒瓶就能回到洗瓶车间,周转的快速使得瓶身磨损严重。另外,消费者买到的11°清爽型啤酒会出现两种颜色:棕色的和绿色的,非常影响品牌形象。燕京啤酒一年半前即宣称,2年之内把磨损严重和棕色的啤酒瓶淘汰。目前,棕色瓶由最高时候15%的比例降到了5%左右,燕京啤酒下一步目标是努力把棕色瓶比例降到1%左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