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的遗产

   2023-09-13 互联网2660


  在魏新看来,方正当年搞多元化有个客观的原因就是方正创业时以激光照排技术介入的市场领域其实很窄。由于方正技术尖端,它很快就把整个行业都基本上垄断了(方正排版系统占了国内出版业和报业80%、海外华文报刊90%以上市场。),市场的狭窄与饱和驱使着方正“拿了一些钱干了别的、和创新没有关系的东西,像化工、稀土、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精细化工。”

  魏新说,方正早期很多创业者、包括一些经营管理人员都是从技术老师出身,在企业管理、研发管理上难免缺乏经验,所以造成了一些研发投资失误。“在研发项目的管理上,早期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不像美国的大企业一样有一套管理的方式,有一个过程的监控。”魏新以他的视角分析道,技术家在追求商业成功时很难把握某种平衡,即专注与超脱的平衡。“作为技术专家,你要想成功你必须专注,不专注你就研发不出新技术,但是你同时可能就很难拓展思路去引导研发人员往市场真正需要的方向走。”

  王选曾经提到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在经济情况不景气的形势下,可以用7年时间支持索尼创始人、技术专家井深大搞彩色显像管,借此说明企业家对企业的重要性。井深大能安心沉醉在他的技术世界、为索尼的技术战略一路引航,和在经营上鼎力辅佐他的盛田昭夫密不可分,是盛田,把索尼的产品卖向市场、卖向美国。1955年,盛田昭夫到美国开拓市场,一个客户准备购买10万台索尼收音机,前提是用自己的牌子,因为“没人知道索尼”。索尼董事会要求盛田昭夫接受,盛田昭夫没有从命。很快,他找到了另一个经销商。如果没有盛田的坚持,索尼在美国的命运可能大不一样。井深大有盛田昭夫,比尔·盖茨有史蒂夫·巴尔默,但王选和方正没有这么幸运。2005年10月,王选在《企业技术发展与政府支持分不开》一文中写道:“我觉得要做到产学研结合,有三类人非常重要。第一类人,是创新的灵魂人物,专心致志,痴迷技术,但是也懂得市场,在网络出版方面,我们有这样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类人,是一支强有力的商品化队伍,能够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地把技术实现商品化,不断做出适合市场的创新,方正在这方面也有一批骨干。还有一类人,我看得非常重,是对产业方向的前景能够看得很清楚,善于开拓市场,能够领导整个产业的人。”他没说第三类人在方正是不是存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