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余世琼家的腊肉卖出了58元的天价!比我们的腊肉多卖43元。”最近,在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大坪村,余世琼家的腊肉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天价”腊肉让村民们都眼馋不已。

“我们家的腊肉都是粮食猪做成的,是城里人最喜欢的生态食品、绿色食品,就是没渠道让他们晓得,我们本地到处都是,没人稀罕,以前也就每斤卖个 十几块的价格。北京来的人就是了不起,他们帮助村上乐和协会把生态腊肉弄到网上,没想到卖出了这么好的价钱。”已经50多岁的余世琼一想到这次网上卖猪的 经历,就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亏大了!粮食猪跟饲料猪一个价
余世琼是重庆市白鹿镇大坪村出了名的贫困户,每年家里都利用剩饭剩菜喂几头猪过日子。猪长得倒是肥肥壮壮,但卖完后一算账,余世琼便觉得不划算了。
原来在巫溪当地,粮食猪跟饲料猪都是一个价,价值和销售价格的不匹配让农户尝不到生态、绿色的好处,一直吃着“闷亏”。

村里的乐和协会看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努力想办法让当地的生态猪卖出一个好价钱。
“瘦肉精”事件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机会。绿色、生态、安全的食品理念再次闯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奢侈品”,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