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物语:挥之不去的好印象

   2023-08-21 互联网2670


  由于年轻时几乎事事不懂,若不知向人虚心请益,无疑是一种损失。公司在基本上形同学校。把它当作既可学习知识,又可支领薪水的地方再好不过。倘若是拥有员工3000人的公司,便形同拥有3000名学习楷模。即使对方比自己年轻,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应该不断虚心请益。

  所谓真正拥有做事能力的人,必定可以毫无抗拒感地向人低头请益。由于公司依部门不同工作内容亦完全不同,所以即使是晚辈,也必定知道许多自己不熟悉的秘诀。务必抱持着坦率向对方请教专长的态度才好。

  而向人请益时,务必提出具体性的问题。“请教导我一些东西吧广如果随口提出这种漠然的问题,对方必定不知该从何教起。比方说,“我想向你请教关于广告方面的事。”这是个令人为难的问题。

  因此,务必先准备一些具体性的材料后才向别人请益。会面前先准备好想说的话

  无论如何都想会见那个人——如果你心中有一个这样的对象,不妨四处向人提及。虽然这个对象有可能是像名人那样距离遥远的人,抑或虽然近在身边、却苦无机会认识的人,但只要你将希望见面的心思挂在嘴边,必定会有人替你传递信息。

  于是,或许有人会替你安排见面机会,就对方本人而言,“有人想见你噢!”即使通过旁人听到这个讯息也不会不悦,甚至有可能产生与你见面的念头。无论谁听见别人说“有人想见你一面”时,绝对不会产生厌恶感。

  此外,如果双方在偶然下碰面,只要你想会见对方的信息已获传递,对方必定欣然接见你。

  然而,好不容易才见到自己长久以来想认识的对象时,如果只相互交换平凡的寒暄就分手的话,未免太过可惜。

  纵使是在宴会之类的场合,只有数分钟交谈时间的情况下,只相互交换名片并提出虚应形式的寒暄如“您工作很忙碌吧”,抑或有能力提出一个自己感到兴趣的具体问题,无论是你给与对方的印象或自己体验到的感受,两者间必定出现莫大差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