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鸡:绿了草原富了牧民

   2024-03-11 互联网840
核心提示:  嘟嘟只要哨音响起,正在草丛中四处寻觅蝗虫的草原牧鸡就像听到集结号一样,一路飞奔向饲养员靠拢。今年,我市农牧业部门探索

  “嘟嘟……”只要哨音响起,正在草丛中四处寻觅蝗虫的草原牧鸡就像听到集结号一样,一路飞奔向饲养员靠拢。今年,我市农牧业部门探索出通过饲养草原牧鸡,既可以低成本高效灭蝗,又能带动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牧民增收、牧区增肉的新途径。

  今年,我市积极争创国家级生物灭蝗示范区,认真研究实行草原生态奖补机制、草畜平衡政策后,如何使牧民收入和牧区产肉量不减有增,有效调整牧区 畜群畜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新途径。通过探索饲养草原牧鸡形成草原新兴产业,提高草原利用率,草地产出率,提高牧民多种经营能力。

  草原牧鸡能在保护生态、消灭蝗虫和增肉增收工作中起到这样大的作用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市农牧业局局长杨永春算了一笔账:饲养一头牛出栏周期需 要4年,一只羊一年产羔一只,收入大概千余元。牛羊饲养周期长,草场压力大,而且其他成本投入也不小。而一只牧鸡从孵化到出栏仅需3—4个月时间,一只牧 鸡整个夏季可围剿5—10亩草场的蝗虫。由于蝗虫富含蛋白质,牧鸡的售价比普通鸡高得多,初步估计每只百元以上。一个人大概可以看管1万只被驯化的草原牧 鸡,而且不破坏草原,出栏后的总收入不下百万。

  据介绍,今年4月,我市在岭东扎兰屯、阿荣旗等地进行牧鸡孵化,待5月份气候转暖后,在岭东草原、森林里驯化一个月时间,牧鸡能够吃虫后,通过 牧鸡专用运输车运至草原,在草原灭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测试,牧鸡在保护生态、降低灭蝗成本等方面已经明显超过飞机和拖拉机喷雾灭蝗。

  据悉,今年我市饲养牧鸡5万只,计划明年饲养50万只,力争通过5年时间达到饲养500万只的规模。同时,通过组建合作社、引进加工企业和开展农超对接等方式形成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牧民增收、牧区增肉,使之成为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方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